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61 篇 期刊文献
  • 15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80 篇 医学
    • 551 篇 临床医学
    • 1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2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医学
  • 15 篇 工学
    • 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林业工程
  • 10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农学
    • 3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林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46 篇 治疗
  • 32 篇 诊断
  • 32 篇 特比萘芬
  • 30 篇 伊曲康唑
  • 22 篇 甲真菌病
  • 18 篇 银屑病
  • 17 篇 烟曲霉
  • 17 篇 真菌感染
  • 15 篇 皮肤癣菌
  • 15 篇 特应性皮炎
  • 14 篇 氟康唑
  • 14 篇 副肿瘤性天疱疮
  • 13 篇 安全性
  • 12 篇 足癣
  • 12 篇 抗真菌药物
  • 12 篇 皮肤
  • 11 篇 白念珠菌
  • 11 篇 疗效
  • 11 篇 真菌
  • 10 篇 药物治疗

机构

  • 771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59 篇 北京大学
  • 22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9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7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17 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3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 1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
  • 10 篇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
  • 9 篇 武汉市第一医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
  • 8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7 篇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7 篇 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 篇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

作者

  • 352 篇 李若瑜
  • 171 篇 王爱平
  • 159 篇 朱学骏
  • 149 篇 涂平
  • 136 篇 万喆
  • 103 篇 li ruo-yu
  • 99 篇 刘伟
  • 96 篇 余进
  • 92 篇 陈伟
  • 79 篇 wan zhe
  • 76 篇 tu ping
  • 65 篇 李航
  • 64 篇 赵作涛
  • 62 篇 陈喜雪
  • 54 篇 刘玲玲
  • 53 篇 liu wei
  • 50 篇 wang ai-ping
  • 48 篇 吴艳
  • 45 篇 zhu xue-jun
  • 41 篇 杨淑霞

语言

  • 810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8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瘢痕疙瘩旁真皮成纤维细胞转录组特征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杂志 2025年 第2期58卷 145-153页
作者: 张道宁 林萍萍 田杰 张国红 李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4 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 汕头515041
目的从转录组水平描述瘢痕疙瘩的潜在皮损范围,为解析瘢痕疙瘩切除后复发提供分子证据。方法收集2022年7-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临床确诊并经手术切除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3例,分别取其瘢痕疙瘩及瘢痕疙瘩旁真皮组织,同时收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勇、林志淼课题组发现皮肤角蛋白代谢新基因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 第6期48卷 1089-1089页
作者: 杨勇 林志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2016年10月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杨勇、林志淼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谭旭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题为"Stabilizing mutations of KLHL24 ubiquitin ligase cause loss of keratin 14 and human skin fragili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杨勇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 第6期44卷 959-959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杨勇教授的课题组与中国医学学院基础所张学教授的课题组合作,在遗传性皮肤病的病因学研究方面再获重要突破。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纯发-甲型外胚叶发育不良的致病基因为HOXC13,揭示了HOXC13基因在人类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在国际上首次探明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 第6期 638-638页
来源: 评论
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NF-κB表达及外用他克莫司对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 第5期36卷 487-490页
作者: 谢志强 刘玲玲 窦侠 闻卫兢 王娣 朱学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Rel/NF κB)在特应性皮炎 (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外用他克莫司对转录因子NF κB表达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 9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与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KC)NF κB的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的Castleman瘤B细胞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超变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 第5期36卷 454-461页
作者: 王京 卜定方 朱学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100034
目的 :我近来研究了副肿瘤性天疱疮 (PNP)患者肿瘤在发病中的作用 ,证明 1例Castleman瘤产生针对表皮连接蛋白的抗体。本文进步探讨肿瘤和抗体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PNP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 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伴发已经证明可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皮肤Merkel细胞癌合并肺腺癌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杂志 2020年 第10期53卷 834-835页
作者: 林萍萍 李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100034
患者女,56岁,因左前臂无痛性肿物迅速增大5个月余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5个月前患者左前臂出现绿豆大小皮色肿物,无不适,3个月前迅速增长至核桃大小,表面渐呈紫红色,当地医院考虑为囊肿(直径2.0 cm),予单纯肿物切除,术后病理回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蕈样肉芽肿分子遗传学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杂志 2021年 第2期54卷 174-178页
作者: 刘凤洁 涂平 汪旸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100034
蕈样肉芽肿是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显示,蕈样肉芽肿存在高频染色体片段拷贝数变异,如染色体7q、1q、17q的扩增和9p21、10q、17p的缺失,导致相应区域上原癌基因扩增和抑癌基因丢失,从而促进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 第5期36卷 544-546页
作者: 杨勇 陈喜雪 李航 吴艳 卜定方 朱学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100034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genetic skin disease has grown rapidl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Even though the fundamental molecular pathways are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re have prominent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短期疗效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华眼杂志 2017年 第9期53卷 675-681页
作者: 荣蓓 涂平 汤韵 刘瑞星 宋文静 晏晓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100034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双眼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2016年1至3月的连续双眼MGD患者46例,最终纳入44例,平均年龄(46.27±16.9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