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 篇 期刊文献
  • 2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4 篇 医学
    • 120 篇 临床医学
    • 2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 篇 工学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16 篇 治疗
  • 9 篇 诊断
  • 9 篇 银屑病
  • 8 篇 荨麻疹
  • 8 篇 真菌感染
  • 7 篇 耐药
  • 7 篇 奥马珠单抗
  • 6 篇 特应性皮炎
  • 6 篇 两性霉素b
  • 5 篇 烟曲霉
  • 5 篇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 5 篇 泊沙康唑
  • 5 篇 安全性
  • 5 篇 曲霉
  • 5 篇 皮肤癣菌
  • 5 篇 皮肤
  • 5 篇 生物制剂
  • 5 篇 鉴定
  • 4 篇 耐药性
  • 4 篇 治疗结果

机构

  • 189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32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
  • 5 篇 北京市第六医院
  • 5 篇 皮肤病分子诊断北...
  • 4 篇 北京医院
  • 3 篇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 2 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 2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2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2 篇 汕头大学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
  • 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
  • 1 篇 department of de...
  • 1 篇 北京修成药业有限...
  • 1 篇 江西省儿童医院

作者

  • 81 篇 李若瑜
  • 36 篇 万喆
  • 33 篇 刘伟
  • 29 篇 赵作涛
  • 25 篇 吴艳
  • 24 篇 余进
  • 21 篇 李航
  • 19 篇 宋晓婷
  • 19 篇 王爱平
  • 17 篇 仲少敏
  • 16 篇 王明悦
  • 15 篇 刘擘
  • 14 篇 陈喜雪
  • 12 篇 王千
  • 12 篇 陈伟
  • 12 篇 涂平
  • 10 篇 陈玉迪
  • 10 篇 于淼
  • 9 篇 张浩
  • 9 篇 王晓雯

语言

  • 19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193 条 记 录,以下是171-180 订阅
排序:
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年 第5期10卷 272-275页
作者: 李亚丽 万喆 陈伟 王爱平 李若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大学真菌与真菌病研究中心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4
目的评价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联苯苄唑相比。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38 A2(皮肤癣菌)和M27-A3(酵母菌)微量液基稀释法对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例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及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年 第6期10卷 352-356页
作者: 姚丽敏 张雪 万喆 王全桂 余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京100034
目的报道5例丝状真菌所致真菌性鼻窦炎例。方法分析5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鼻分泌物或鼻黏膜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结合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真菌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性曲霉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 第2期10卷 116-121页
作者: 王千 李若瑜 刘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大学真菌与真菌病研究中心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4
随着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致性真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耐药曲霉对侵袭性曲霉的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致性曲霉耐药性的确定主要依靠抗真菌药敏试验和分子诊断。在有关曲霉耐药机制的研究中,报道最多的是曲霉对唑类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波氏假阿利什霉复合种对四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波氏假阿利什霉复合种对四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
作者: 王红 万喆 余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目的对23株分子鉴定为赛多孢霉复合种的菌株检测其对伏立康唑、泊沙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制制定的M38-A2方案,检测临床来源的9株波氏假阿利什霉(***)、6株***、1株***、1株***和6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1株临床分离的耐唑类药物的烟曲霉TR34/L98H型菌株的初步研究
对1株临床分离的耐唑类药物的烟曲霉TR34/L98H型菌株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作者: 王千 陈伟 万喆 李若瑜 刘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目的对1株耐唑类药物的烟曲霉临床分离株进行相关的初步研究。方法自例侵袭性曲霉患者的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得到的株烟曲霉,利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M38-A2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伊曲康唑(ITC)、伏立康唑(V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致性枝顶孢霉药物敏感性研究
我国致病性枝顶孢霉药物敏感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
作者: 姚丽敏 万喆 李若瑜 余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致性枝顶孢霉对10种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38-A2方案,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9株致性枝顶孢霉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半乳糖诱导的酵母过表达系统揭示过度表达的ERG11基因可引起酿酒酵母对氟康唑产生耐药
利用半乳糖诱导的酵母过表达系统揭示过度表达的ERG11基因可引起...
收藏 引用
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作者: 王千 张浩 李若瑜 刘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目的:通过构建可诱导过表达ERG11基因的酿酒酵母菌株,来探讨酿酒酵母中唑类药物靶酶ERG11基因过度表达对氟康唑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PCR法扩增酿酒酵母ERG11基因(NCBI accession number NM01179137.1)的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希木龙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机制研究
希木龙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作者: 张浩 王千 万喆 李若瑜 刘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由希木龙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真菌性疾的发率逐渐增高。希木龙念珠菌作为机会性致菌主要引起免疫低下或受损患者发生感染。由其感染引起的疾包括甲癣,导管相关的真菌血症等。由于希木龙念珠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上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五例真菌性鼻窦炎例报道及相关实验研究
五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例报道及相关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
作者: 姚丽敏 张雪 万喆 王全桂 余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
目的报道5例丝状真菌所致真菌性鼻窦炎例。方法分析5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鼻分泌物或鼻粘膜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直接镜检和培养无法确定致菌种属。经分子生物学方法可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副肿瘤性天疱疮包斑蛋白与周斑蛋白氨基端和连接亚区抗原表位筛选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副肿瘤性天疱疮包斑蛋白与周斑蛋白氨基端和连接亚区抗原表位筛选...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21次全国皮肤学术年会
作者: 王雪 陈天成 Zhi Liu 陈喜雪 朱学骏 王明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 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NCUSA
目的 探讨副肿瘤性天疱疮(PNP)血清高识别的包斑蛋白(EVPL)和周斑蛋白(PPL)氨基端(N)和连接亚区(L)的抗原表位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原核重组表达人EVPL 和PPL 的N与L 的12 个重叠抗原片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