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超重或肥胖个体(individual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IOO)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缓解IOO慢性炎症的有效运动方式。方法:采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和EBSC...
详细信息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超重或肥胖个体(individual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IOO)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缓解IOO慢性炎症的有效运动方式。方法:采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等数据库检索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干预方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结局指标包括血浆(或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联素、瘦素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4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运动可提高脂联素和IL-10水平,降低瘦素、CRP、IL-6和TNF-α水平,改善IOO的慢性炎症状态。不同运动方式对特定炎症因子的干预效果不同,其中有氧运动对各炎症因子均有显著改善效果。针对有氧运动进行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表明,干预周期相同时,高强度有氧运动对各炎症因子的干预效应量均大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IL-10的干预效果与干预周期正相关。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of body fat,%BF)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改善程度与对CRP、TNF-α和IL-10的干预效果均正相关。性别影响AE对IL-6和TNF-α的干预效果,对女性的干预效应量均大于男性。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对特定炎症因子的干预效果有差异,有氧运动的干预效果与运动强度和干预周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干预效果与身体成分改善显著相关。在制定改善IOO炎症状态的运动处方时,可根据所对应的异常炎症因子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