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0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7 篇 医学
    • 168 篇 临床医学
    • 1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5 篇 工学
    • 1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9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18 篇 预后
  • 11 篇 肺肿瘤
  • 10 篇 病理诊断
  • 8 篇 胃肿瘤
  • 8 篇 淋巴瘤
  • 7 篇 直肠肿瘤
  • 7 篇 腺癌
  • 6 篇 胃癌
  • 6 篇 乳腺肿瘤
  • 6 篇 who
  • 6 篇 诊断
  • 5 篇 体层摄影术,x线计...
  • 5 篇 新辅助化疗
  • 5 篇 病理学
  • 5 篇 临床实践
  • 5 篇 乳腺癌
  • 5 篇 病理医师
  • 5 篇 新辅助治疗
  • 4 篇 黑色素瘤

机构

  • 144 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17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
  • 8 篇 北京肿瘤医院
  • 5 篇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
  • 5 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
  • 5 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4 篇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
  • 4 篇 北京医院
  • 4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
  • 4 篇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
  • 3 篇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
  • 3 篇 北京积水潭医院
  • 3 篇 国家癌症中心
  • 3 篇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 3 篇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
  • 3 篇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
  • 2 篇 福建省肿瘤医院
  • 2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2 篇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

作者

  • 49 篇 李忠武
  • 24 篇 李向红
  • 21 篇 刘毅强
  • 21 篇 林冬梅
  • 21 篇 薛卫成
  • 20 篇 孙宇
  • 18 篇 时云飞
  • 17 篇 周立新
  • 16 篇 li zhongwu
  • 14 篇 li zhong-wu
  • 12 篇 孙应实
  • 12 篇 赖玉梅
  • 11 篇 吴齐
  • 11 篇 sun yu
  • 11 篇 严昆
  • 10 篇 李士杰
  • 10 篇 李子禹
  • 10 篇 陆爱萍
  • 10 篇 shi yunfei
  • 10 篇 季加孚

语言

  • 18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K/E基因多态性与胃异型增生发病风险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华肿瘤杂志 2012年 第3期34卷 192-195页
作者: 李忠武 田萌萌 武莹 孙宇 冯国双 游伟程 李吉友 赵爱莲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室 100142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发病危险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中国北方胃癌高发区山东临朐县一组研究对象(共372例)ICAM-1基因469K/E位点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肝转移CT影像鉴别
收藏 引用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年 第10期36卷 1441-1445页
作者: 崔湧 史燕杰 陈颖 陆明 李洁 汪宁 李忠武 沈琳 孙应实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科 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消化肿瘤内科 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科 10014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征象在鉴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GEP-NECs)与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腺癌(GEP-ADCs)肝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GEP-NECs肝转移患者49例NED(+)的GEP-ADCs肝转移患者17例。对比肝转移灶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学特点、分子标志物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4年 第5期43卷 341-343页
作者: 白艳花 薛卫成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全球每年新增10余万病例,越来越多地累中青年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相对简单,而如何有效归纳组织学特点,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是当务之急。我们拟从甲状腺乳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结果判定标准下胃食管结合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年 第5期14卷 356-359页
作者: 季鑫 刘毅强 武爱文 张连海 李子禹 陕飞 李向红 季加孚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 100142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肿瘤医院病理科 100142
目的对比在不同的结果判定标准下胃食管结合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收治的127例胃食管结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标本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肠神经内分泌癌16例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年 第2期12卷 170-173页
作者: 彭亦凡 薛卫成 顾晋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胃肠外二科 100142 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科 100142
目的总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例资料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03-2007年经外科手术治疗16例直肠NE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手术治疗的222例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直肠NE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系统
收藏 引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9年 第8期48卷 659-664页
作者: 梅放 柳剑英 薛卫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100191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对浸润性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目前国际通用的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系统为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浸润性乳腺癌的腺管形成的比例、核多形性以核分裂象计数三个参数的半定量综合评估,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皮肤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27例细胞增殖活性与生存预后相关性
收藏 引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3年 第3期42卷 178-181页
作者: 王燕 薛卫成 斯璐 崔传亮 陆爱萍 曹登峰 郭军 李忠武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科 100142 北京大学肾癌黑色素瘤科 100142
目的分析皮肤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中细胞增殖活性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预后意义,并筛选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收集北京肿瘤医院资料完整的皮肤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2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肿瘤的Ki-67表达,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食管胃结合腺癌临床病理特点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年 第4期32卷 270-272页
作者: 孙宇 李吉友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42
胃癌和食管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胃癌的发病率降低,与之相反,食管胃结合腺癌(AEG)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有的文献表明AEG的病因、诊断标准临床病理特征存在许多差异。许多AEG的组织发生与Barrett食管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造影提高前中纵隔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应用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 第7期32卷 612-615页
作者: 付静静 王凇 杨薇 白静 王海月 吴薇 严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前中纵隔占位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109例前中纵隔占位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穿刺前行CEUS检查,5例不宜穿刺,余53例为造影组;同期51例未进行CEUS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常大鼠肝射频消融对脾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年 第7期18卷 625-627页
作者: 戴维德 范智慧 陈敏华 河福金 李洪民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肝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前后脾组织中单个核细胞表达OX62、OX6CD86的变化和意义。方法18只健康SD大鼠均分为RFA1周组(6只)、RFA2周组(6只)和对照组(6只),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