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3 篇 期刊文献
  • 2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8 篇 文学
    • 13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0 篇 工学
    • 6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7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7 篇 法学
    • 16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0 篇 主观性
  • 10 篇 自然语言处理
  • 10 篇 物性角色
  • 7 篇 词汇化
  • 6 篇 词汇语义
  • 6 篇 中文信息处理
  • 6 篇 形容词
  • 5 篇 隐性否定
  • 5 篇 否定意义
  • 5 篇 语义演变
  • 5 篇 汉语方言
  • 5 篇 语义角色
  • 4 篇 语义特征
  • 4 篇 物性结构
  • 4 篇 人工智能
  • 4 篇 事实性
  • 4 篇 语义构词
  • 4 篇 乐观原则
  • 4 篇 计算机应用
  • 4 篇 知识库

机构

  • 212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
  • 8 篇 澳门大学
  • 7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
  • 3 篇 北京城市学院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
  • 2 篇 北京大学中文系
  • 2 篇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
  • 2 篇 浙江工业大学
  • 2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
  • 2 篇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1 篇 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3 篇 袁毓林
  • 52 篇 yuan yulin
  • 31 篇 董秀芳
  • 21 篇 詹卫东
  • 17 篇 项梦冰
  • 14 篇 俞士汶
  • 13 篇 刘扬
  • 11 篇 刘彬
  • 11 篇 常宝宝
  • 11 篇 dong xiufang
  • 11 篇 zhan weidong
  • 10 篇 李强
  • 9 篇 liu yang
  • 8 篇 朱学锋
  • 8 篇 王厚峰
  • 7 篇 寇鑫
  • 7 篇 liu bin
  • 6 篇 yuan yu-lin
  • 6 篇 yu shiwen
  • 6 篇 曹宏

语言

  • 2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汉语方式存在句的性质、特点与历史来源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2年 第5期 560-572,639页
作者: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汉语中“处+V着+NP”这一类句式在表达某处存在某事物的同时也表示出了存在的方式,可以称为“方式存在句”。“有”字存在句是单纯的表示存在,而方式存在句体现了汉语存在表达的特点,在英语中没有严格的对应句式。方式存在句中的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V”结构的情状类型和事件化解读的机制
收藏 引用
语言 2020年 第3期19卷 255-266页
作者: 尹常乐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章研究"一个失手(碗摔碎了)"这类特殊的"一个V"结构的情状类型和事件化解读的机制。文章首先借鉴陈平(1988)对句子情状类型的划分,对"一个V"结构的情状类型进行了考察。文章发现,"一个V"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记得”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20年 第1期 36-47页
作者: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鉴于"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取决于其宾语小句的现实性这一事实,本文尝试考察跟"忘记"类动词意义相反的"记得"的叙实性,揭示其叙实性漂移的句法语义条件与概念结构基础;顺便讨论"记得"的叙实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汉语“对象格”自动识别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年 第8期50卷 93-98页
作者: 汪梦翔 王厚峰 刘扬 张龙凯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在中文语义角色标注体系中,"对象格"作为汉语语法体系的"自产物",有着区别于其他语义角色的句法和语义的特征。讨论"对象格"的语义特征及相关语义角色标注间的纠结现象,提出了面对自然语言处理的"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一+X,B+一+Y”构式的分类及释义模板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14年 第6期28卷 34-40页
作者: 刘洪超 詹卫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该文以现代汉语中的"A+一+X,B+一+Y"格式为例,介绍了构建《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的初步工作。"A+一+X,B+一+Y"格式可根据其表义功能不同分为三个大类,十个小类。该文重点阐释了该构式表达"因果倚变义、事物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中表示承诺的言语施为动词
收藏 引用
汉语 2010年 第2期 23-30页
作者: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本文考察了汉语中表示承诺的几个言语施为动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历时发展,指出汉语中的言语施为动词在历史上是后起的,一般经历了从非言说动词到言说动词(准确的说是言语行为动词)、再从非施为性的言语行为动词发展为施为性的言语行为动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0年 第5期 515-526,638页
作者: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本文讨论汉语“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句法语义条件,揭示其叙实性漂移的概念结构基础;还构拟了动词“忘记”从叙实动词到反叙实动词,最后演变出反事实条件标记的语法化路径。文章发现,“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跟其宾语小句的现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感叹副词对愿望句反事实意义的推动作用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21年 第4期35卷 452-465页
作者: 鞠晨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通过对大量真实文本语料的考察,本文发现:汉语愿望句的事实性会受到"真、多、多么"等感叹副词的影响。具体地说,在特定条件下,感叹副词能够使一般愿望句变为反事实或低事实愿望句;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感叹副词能推动或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两个同级义场代表单字的搭配异同看语义特征和语义层级--以“锅”和“碗”为例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10年 第2期24卷 147-157页
作者: 王洪君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871
基于聚合上单个最小义场内成员的语义对比而确定义素的分析方法,很难推广到亲属、军衔之外的其他义场,其语言学价值有限。本文尝试对比有低层差异的两个同级实体义场(炊具、盛具)在组合向的黏合定中结构中搭配能力的差异(以"锅&qu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念与概率:认识情态动词的语义差异及其功能分化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 2018年 第1期32卷 26-38页
作者: 李命定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助动词"会"和"可能、一定、应该"是典型的认识情态动词。但是,它们的语义及功能很不一样,如:他{会/*可能/*一定/*应该}生气的、{*会/可能/一定/应该}下雨了。通过考察真实文本语料,本文发现:"会"传递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