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8 篇 期刊文献
  • 6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4 篇 工学
    • 15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7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61 篇 文学
    • 14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0 篇 法学
    • 18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13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 篇 管理学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公共管理
  • 10 篇 医学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17 篇 自然语言处理
  • 15 篇 计算语言学
  • 12 篇 知识库
  • 10 篇 主观性
  • 10 篇 物性角色
  • 8 篇 综合型
  • 8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词汇化
  • 7 篇 中文信息处理
  • 7 篇 语料库
  • 6 篇 语言知识库
  • 6 篇 词汇语义
  • 6 篇 人工智能
  • 6 篇 语义构词
  • 6 篇 语义角色标注
  • 6 篇 国家科技进步奖
  • 6 篇 语义角色
  • 6 篇 深度学习
  • 6 篇 形容词
  • 5 篇 语义特征

机构

  • 338 篇 北京大学
  • 22 篇 郑州大学
  • 16 篇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
  • 11 篇 鹏城实验室
  • 10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8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8 篇 澳门大学
  • 7 篇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
  • 6 篇 重大疾病流行病学...
  • 4 篇 江苏高校语言能力...
  • 4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北京城市学院
  • 3 篇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江南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93 篇 袁毓林
  • 52 篇 yuan yulin
  • 40 篇 俞士汶
  • 31 篇 董秀芳
  • 28 篇 穗志方
  • 26 篇 詹卫东
  • 25 篇 王厚峰
  • 23 篇 常宝宝
  • 20 篇 sui zhifang
  • 20 篇 刘扬
  • 20 篇 朱学锋
  • 18 篇 昝红英
  • 17 篇 yu shiwen
  • 17 篇 项梦冰
  • 16 篇 zhan weidong
  • 14 篇 wang houfeng
  • 14 篇 张坤丽
  • 13 篇 liu yang
  • 13 篇 吴云芳
  • 13 篇 李素建

语言

  • 35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52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存在句中及物动词施事的隐现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语言学 2020年 第3期22卷 381-394页
作者: 崔璨 袁毓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语言学系 100733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文对存在句及物动词施事在句内和篇章上的表现进行考察,发现其施事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句中一般不出现;在篇章中一般不明确;在叙事上与主要场景事件不相关。文章认为,静态存在句从句法和语义上共同保障了其对状态呈现者的凸显和对其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事件属性名词与自指“的”字结构的选择限制
收藏 引用
当代语言学 2017年 第3期19卷 396-418页
作者: 寇鑫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100871
朱德熙(1983)指出,汉语中的"VP的N"结构存在自指与转指两种类型。本文从中心语名词N与表示事件的VP间的选择限制关系入手,讨论自指"的"字结构的形成机制。首先,自指类"的"字结构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语言深度计算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 2015年 第3期 127-135页
作者: 俞士汶 耿立波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语言能力(包括口语能力和书面语言能力)是人的首要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分,也是运用和展现综合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语言及其表达的各种知识。正常人很自然地便掌握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母语(口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文药品知识库的研究与构建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22年 第10期36卷 45-53页
作者: 张坤丽 任晓辉 庄雷 昝红英 张维聪 穗志方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鹏城实验室 广东深圳518052
分类体系完善、药品信息全面的药品知识库能够为临床决策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支持。该文以国内的多个医药资源作为参考和数据来源,建立了药品库知识描述体系和分类体系,对药品进行标准化分类并形成详细的知识描述,构建了多来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文医知识图谱CMeKG构建初探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19年 第10期33卷 1-9页
作者: 奥德玛 杨云飞 穗志方 代达劢 常宝宝 李素建 昝红英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鹏城实验室 广东深圳518055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知识图谱是智慧医疗应用的基石,可以为机器阅读理解医文本、智能咨询、智能诊断提供知识基础。现有的医知识图谱从规模化、规范化、体系性、形式化等方面还不足以满足智慧医疗应用的需求。此外,对复杂医知识的精准描述更是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版) 2019年 第1期58卷 110-117页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9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本文主要讨论"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过程。文章指出,"哪里"类反问句一般都出现在反常语境下,说话人故意使用反问句对语境中的反常情况进行质疑,在"疑有信无""疑正信反"怀疑原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语言处理评测数据集质量评估研究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23年 第2期37卷 26-40页
作者: 王诚文 董青秀 穗志方 詹卫东 常宝宝 王海涛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871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100088
评测数据集是评测任务的载体,评测数据集的质量对评测任务的开展和评测指标的应用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对评测数据集的质量进行评估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该文在调研公开使用的自然语言处理主流数据集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数据集中存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使用差异的词语领域性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09年 第6期23卷 72-78页
作者: 李素建 宋涛 高杰 幺鹏跃 李文捷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山东菏泽学院 山东菏泽274000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领域知识的表达形式最终体现在词汇的领域性上,因此对领域词及其件的领域度分析是一个关键。该文在分词的基础上,对各个领域语料进行分析,利用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入链接分析方法分析词语在各个领域中的使用重要性,并通过词语在各个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语义选择限制知识的自动获取研究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14年 第5期28卷 66-73页
作者: 贾玉祥 王浩石 昝红英 俞士汶 王治敏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北京100083
语义选择限制刻画了谓语对论元的语义选择倾向,是一种重要的词汇语义知识,对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分析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研究汉语语义选择限制知识的自动获取,提出基于HowNet和基于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的两种知识获取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隐喻识别的词语抽象性度量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17年 第3期31卷 41-47页
作者: 贾玉祥 昝红英 范明 俞士汶 王治敏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北京100083
隐喻通常借助具体的概念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如果能判断出文本中词语所指的概念是具体还是抽象的,即度量出词语的抽象程度,那么这将为隐喻的机器识别提供重要的依据。该文提出基于跨语言知识迁移的汉语词语抽象性度量方法,把英语中的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