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3 篇 期刊文献
  • 2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8 篇 文学
    • 13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0 篇 工学
    • 6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7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7 篇 法学
    • 16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0 篇 主观性
  • 10 篇 自然语言处理
  • 10 篇 物性角色
  • 7 篇 词汇化
  • 6 篇 词汇语义
  • 6 篇 中文信息处理
  • 6 篇 形容词
  • 5 篇 隐性否定
  • 5 篇 否定意义
  • 5 篇 语义演变
  • 5 篇 汉语方言
  • 5 篇 语义角色
  • 4 篇 语义特征
  • 4 篇 物性结构
  • 4 篇 人工智能
  • 4 篇 事实性
  • 4 篇 语义构词
  • 4 篇 乐观原则
  • 4 篇 计算机应用
  • 4 篇 知识库

机构

  • 212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
  • 8 篇 澳门大学
  • 7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
  • 3 篇 北京城市学院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
  • 2 篇 北京大学中文系
  • 2 篇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
  • 2 篇 浙江工业大学
  • 2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
  • 2 篇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1 篇 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3 篇 袁毓林
  • 52 篇 yuan yulin
  • 31 篇 董秀芳
  • 21 篇 詹卫东
  • 17 篇 项梦冰
  • 14 篇 俞士汶
  • 13 篇 刘扬
  • 11 篇 刘彬
  • 11 篇 常宝宝
  • 11 篇 dong xiufang
  • 11 篇 zhan weidong
  • 10 篇 李强
  • 9 篇 liu yang
  • 8 篇 朱学锋
  • 8 篇 王厚峰
  • 7 篇 寇鑫
  • 7 篇 liu bin
  • 6 篇 yuan yu-lin
  • 6 篇 yu shiwen
  • 6 篇 曹宏

语言

  • 2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排序:
怎样利用语言知识资源进行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18年 第12期32卷 11-23页
作者: 袁毓林 卢达威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2
该文讨论怎样利用语言知识资源来帮助机器进行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首先,指出人类生活在常识和意义世界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必须理解自然语言的意义,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识推理。接着,简单梳理了基于知识和基于统计两种自然语言处理路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亲属关系推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 2019年 第11期 25-43,204,205页
作者: 卢达威 袁毓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2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从亲属关系知识表示和亲属关系推理规则两个方面看,现有亲属关系推理系统缺乏对亲属关系及其形式结构方面的理论探讨。亲属关系推理具有复杂性:亲属关系推理的实质是血缘关系的推理;血缘关系结构是一个以"父亲"、"母亲&q...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收藏 引用
语文研究 2017年 第4期 12-19页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871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文章首先说明反问句的性质及其出现的语用环境,然后揭示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文章认为,反问句往往出现于"反通常性"的语用环境下,说话人由于对该语境中有关的反常情况感到非常怀疑,因而使用反问句,故意对这种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知道”的叙实性及其置信度变异的语法环境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17年 第1期 42-52页
作者: 李新良 袁毓林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本文选取不同类型的语法环境去测试"知道"的叙实功能,争取在较广的范围和较深的程度上对"知道"的叙实功能作出较为详尽的描写;着力弄清它预设宾语小句为真的叙实功能在各种句法语义环境下如何体现,并试图找到其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规则的双重否定识别——以“不V1不V2”为例
收藏 引用
中文信息 2022年 第4期36卷 12-19页
作者: 王昱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871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澳门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教育部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不V1不V2”是汉语中典型的双重否定结构形式之一,其包括“不+助动词+不+V2”(不得不去)、“不+是+不+V2”(不是不好)、述宾结构“不+V1+……+不+V2”(不认为他不去)等多种双重否定结构,情况复杂。该文以“不V1不V2”为例,结合“元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词典的研制
收藏 引用
辞书研究 2019年 第2期 22-30,I0001页
作者: 俞士汶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积30余年之努力,研制了一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词典,即《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以下简称GKB)。基于GKB,又衍生了一系列成果,进而集成为综合型语言知识库。文章扼要介绍GKB及相关成果,并总结从事大型语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多声性看外交语言中问句的语义隐涵及其推理机制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 2022年 第3期 42-53页
作者: 鞠晨 袁毓林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澳门999078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本文以2019年12月外交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的发言作为语料,对外交语言中的问句进行了多声性分析。分析发现,外交语言中的问句为话语带来了复杂的多声现象和丰富的语义隐涵。这些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来源,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并且,依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等待义到时间指示功能的演变
收藏 引用
汉语 2014年 第3期 55-64,96页
作者: 邱丽媛 董秀芳 北京华文学院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 102206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871
在汉语史中,一些表示等待义的动词逐渐具有了时间指示功能,这一现象在普通话、现代汉语一些方言以及一些外语中也可见到。本文揭示了等待义与时间指示功能之间的关联及演变机制。
来源: 评论
当前修辞的若干问题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 2016年 第4期 34-45页
作者: 袁毓林 李新良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310023
本文讨论如何在当前修辞研究面临困境的形势下,有效地进行修辞的教材编写和教工作。首先对若干影响力较大的《现代汉语》教材修辞占的篇幅和处理方案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评价其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编写教材的经验和体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参照生成词库理论对动名兼类现象再讨论
收藏 引用
辞书研究 2020年 第4期 1-8,I0001页
作者: 俞士汶 刘扬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北京100871
词的兼类问题及其处理策略是历久弥新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汉语语法界关于兼类的研究,然后参照生成词库理论,对其中最受关注的动名兼类现象再次进行讨论。根据陆俭明教授从汉语教需要出发对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