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5 篇 期刊文献
  • 9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6 篇 工学
    • 129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软件工程
  • 18 篇 理学
    • 11 篇 物理学
    • 4 篇 化学
    • 2 篇 生物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质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12 篇 加速器质谱
  • 10 篇 加速器
  • 9 篇 发射度
  • 7 篇 注入器
  • 7 篇 离子源
  • 7 篇 rfq
  • 6 篇 传输效率
  • 6 篇 静电加速器
  • 6 篇 离子束
  • 5 篇 加速梯度
  • 4 篇 微波离子源
  • 4 篇 重离子
  • 4 篇 中子
  • 4 篇 串列静电加速器
  • 4 篇 射频超导
  • 4 篇 控制系统
  • 4 篇 光子晶体
  • 4 篇 各向异性形变
  • 4 篇 超导腔
  • 4 篇 聚苯乙烯微球

机构

  • 165 篇 北京大学
  • 17 篇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 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
  • 13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3 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
  • 12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10 篇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 8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 篇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7 篇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
  • 6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6 篇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
  • 4 篇 山东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4 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
  • 3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3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

作者

  • 43 篇 郭之虞
  • 38 篇 彭士香
  • 32 篇 赵捷
  • 30 篇 刘克新
  • 27 篇 袁忠喜
  • 27 篇 陈佳洱
  • 24 篇 宋执中
  • 23 篇 于金祥
  • 22 篇 陆元荣
  • 21 篇 付东坡
  • 20 篇 张国辉
  • 20 篇 张萌
  • 19 篇 任海涛
  • 19 篇 蒋正元
  • 17 篇 丁杏芳
  • 16 篇 颜学庆
  • 16 篇 高淑丽
  • 15 篇 于茂林
  • 15 篇 朱昆
  • 14 篇 樊铁栓

语言

  • 18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运行与改进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年 第B09期42卷 229-232页
作者: 王建勇 巩玲华 杨向军 龚建华 路祥臣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近两年来,北京大学4.5 MV单级静电加速器运行状况良好,主要的应用工作为中子核数据测量、中子照相和离子束材料辐照等。对加速器初聚系统和脉冲化电路进行了改进,直流束束流传输效率有较大提高,用飞行时间法测量了不同重复频率的脉冲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EC ^(14)C测量AMS系统离子源升级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年 第B9期42卷 233-237页
作者: 丁杏芳 付东坡 蒋正元 路祥臣 刘克新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为提高样品测量效率,对MC-SNICS多靶位铯溅射负离子源进行了升级改进。改进后的离子源采用球面电离器代替原有的锥面电离器,对供铯系统也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通过参数优化,12C-引出流强最大可达近150μA,比原有离子源提高了1倍以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大学RFQ加速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年 第B09期42卷 224-228页
作者: 陈佳洱 郭之虞 陆元荣 颜学庆 朱昆 高淑丽 方家驯 郭菊芳 李纬国 于茂林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末成功研制了1台整体分离环重离子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ISR-1000,近年来经升级后它可提供1 MeV/2 mA氧离子束流。为提高RFQ加速器在较高能量下的加速效率,北京大学提出并正在研制1种新型分离作用RFQ加速结构(SF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N串列静电加速器的维护运行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年 第B09期42卷 242-245页
作者: 任晓堂 华景山 蒋正元 巩玲华 付东坡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介绍了北京大学EN串列静电加速器近两年来的维护运行情况。包括加速器工作在较高端电压时的稳定运行条件,其中分压电阻阻值的稳定性及绝缘可靠性和绝缘气体的干燥程度是影响加速器在较高的端电压下稳定运行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气体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ntrol System of a Low-Energy High-Current Ion Beam Transport Test Bench
收藏 引用
Chinese Physics C 2008年 第Z1期32卷 115-117页
作者: 赵捷 彭士香 陆元荣 郭之虞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A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ECR ion source and LEBT device based on Siemens S7-300 PLC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A PROFIBUS-DP is used to exchange message between the host-computer and *** Machine Interface(HMI)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ecent Progress on RF Superconductivity and ERL
收藏 引用
Chinese Physics C 2008年 第z1期32卷 200-203页
作者: 郝建奎 赵夔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北京100871
RF superconducting cavities can work in CW mode or long pulse *** superconduct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particle *** development of RF superconductivity is limited by the material,surface treatment and *** tec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easurement Techniques of High-Current Ion Beam Emittance
收藏 引用
Chinese Physics C 2008年 第z1期32卷 148-150页
作者: 郭之虞 徐蓉 明建川 邹宇斌 高淑丽 赵捷 彭士香 吴文忠 钱锋 宋执中 于金祥 袁忠喜 于茂林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O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quite a lot of factors when the emittance of high-current ion beam is measured. The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nd threshold setting,the measuring method of pulsed beam emittance,as well as th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D Status of SFRFQ Accelerating System
收藏 引用
Chinese Physics C 2008年 第z1期32卷 231-233页
作者: 陈佳洱 郭之虞 陆元荣 高淑丽 朱昆 王智 颜学庆 彭士香 赵捷 郭菊芳 李纬国 于茂林 袁忠喜 方家驯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A new linear accelerating structure SFRFQ was proposed to transfer the RFQ inter-vane voltage to the inter-longitudinal accelerating gap voltage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eleration efficiency.A SFRFQ prototype is being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n ECR Oxygen Source and a LEBT System for 1MeV ISR RFQ Accelerator Upgrade Project
收藏 引用
Chinese Physics C 2008年 第Z1期32卷 220-222页
作者: 张萌 彭士香 宋执中 赵捷 徐蓉 袁忠喜 郭之虞 陆元荣 于金祥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veloping SFRFQ and upgrading the 1 MeV ISR RFQ accelerator,an ECR O^+ ion source and LEBT system have been *** two Einzel Lenses to focus the beam,more than 3mA O^+ beam with the energy 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esearches on Large Grain SC Cavit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收藏 引用
Chinese Physics C 2008年 第z1期32卷 181-183页
作者: 郝建奎 赵夔 张保澄 全胜文 王莉芳 陈佳洱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北京100871
Researches on large grain superconducting cavities are carried out at SRF laboratory of Peking University. A 1.3GHz TESLA type single cell cavity and a 1.3GHz 2-cell cavity made of large grain niobium were fabricated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