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4 篇 期刊文献
  • 13 件 标准
  • 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8 篇 工学
    • 149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光学工程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建筑学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冶金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9 篇 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物理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7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战略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2 篇 运载火箭
  • 16 篇 动力学
  • 12 篇 航天器
  • 9 篇 中国
  • 8 篇 柔性体
  • 7 篇 复合材料
  • 6 篇 航天
  • 6 篇 空间站
  • 6 篇 自适应结构
  • 5 篇 空间飞行器
  • 5 篇 损伤
  • 5 篇 设计
  • 5 篇 液体推进剂
  • 5 篇 伸展机构
  • 5 篇 发展趋势
  • 4 篇 火箭
  • 4 篇 间隙
  • 4 篇 力学性能
  • 4 篇 航天结构
  • 4 篇 载人运载火箭

机构

  • 168 篇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
  • 28 篇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
  • 23 篇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
  • 21 篇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
  • 15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天津大学
  • 7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篇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
  • 6 篇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5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5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4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 篇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
  • 3 篇 建设部建筑智能化...
  • 3 篇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
  • 3 篇 宇航系统工程设计...
  • 3 篇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
  • 3 篇 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60 篇 吴德隆
  • 32 篇 阎绍泽
  • 17 篇 黄铁球
  • 11 篇 彭伟斌
  • 8 篇 张永
  • 8 篇 余梦伦
  • 7 篇 王毅
  • 7 篇 wu delong
  • 6 篇 王小军
  • 5 篇 yan shaoze
  • 5 篇 刘又午
  • 5 篇 唐一华
  • 5 篇 李明蓬
  • 4 篇 刘竹生
  • 4 篇 张晨光
  • 4 篇 张福忠
  • 4 篇 杨华
  • 4 篇 果琳丽
  • 4 篇 文荣
  • 4 篇 谷立祥

语言

  • 2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航天多铰接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收藏 引用
航天器工程 1998年 第3期7卷 53-58页
作者: 阎绍泽 黄铁球 吴德隆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北京100076
阐述了航天多铰接机械系统类型及其相关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基于Dubowsky间隙的本构关系,构造了间隙铰连接数学模型,将几何约束转化为力约束,进一步建立系统的结构动力学方程和多体动力学方程,以解决系统作为机构时的展开运动分析;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柔性滑移伸展单元飞行器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0年 第2期 23-28页
作者: 黄铁球 吴德隆 张永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北京100076
分析了伸展单元的几何结构及动力学特点 ,引入与伸展运动有关的广义伸展坐标 ,提出滑移伸展单元的运动学描述方法 ,基于 Lagrange原理 ,建立了这类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 ,最后仿真研究了这类系统独特的动力学行为。
来源: 评论
两级入轨完全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方案分析与轨道仿真计算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9年 第6期 1-9页
作者: 果琳丽 刘竹生 朱永贵 余梦伦 唐一华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北京100076
运载火箭实现重复使用是未来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当前国外重复使用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种两级入轨可完全重复使用的方案,接着对该方案的返回轨道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仿真计算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体氮气发生器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3年 第4期 18-22页
作者: 黄延年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长期以来,作为液体火箭推进剂贮箱增压用的氮气都是用高压气瓶贮存的。这种气瓶贮气系统存在体积大、质量大、增压效率低、连接面会漏气须定期检查、高压贮存不安全、需要地面供气设备、使用不便等缺点。一种新型的固体氮气发生器装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弹仪器支架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0年 第5期 11-16页
作者: 任怀宇 史晓红 张家琪 10007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北京
根据某导弹仪器支架的结构设计方案 ,利用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 ANSYS,采用梁、板壳和质量单元描述结构主体 ,用局刚化模拟仪器支架转角和加强处 ,并对其上的仪器设备和电缆的模拟作了有益的尝试。通过细致的网格划分 ,建立了较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Z-3A运载火箭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9年 第5期 1-8页
作者: 陈闽慷 吴尚云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北京100076
介绍了长征三号甲(CZ- 3A)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性能。CZ- 3A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1 种液体运载火箭,它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特别是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四轴平台、冷氦加温增压、氢能源气动机伺服机构等4 项重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工程的技术过程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1999年 第5期 19-21页
作者: 罗达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一、系统工程的特点及定义就军事系统的发展工作而言,系统工程的概念、方法、过程是在50年代中期形成的,美国人在弹道导弹大型项目研制中,发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1)需要大型的设计队伍。(2)设计者要高度专业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解决军品软件价值问题的探讨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1997年 第4期 19-21页
作者: 陈洪志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指出在目前事业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科研设计单位应该重视技术成果的价值。软件成果要象硬件产品一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享有自身的合理价值。同时呼吁有关门根据已有的政策,积极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评论
利用 Excel 进行推进剂剩余量的分析与计算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9年 第1期 49-53页
作者: 杨建民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
推进剂剩余量分析与计算是运载火箭飞行结果分析的重要环节。讨论了利用MicrosoftOfice软件包中的Excel软件的强大表格处理和数据处理功能,通过建立推进剂剩余量模板,来完成运载火箭飞行结果分析中推进剂剩余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国弹道导弹地面生存能力评估模型研究(2)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9年 第6期 10-16页
作者: 王基祥 常澜 10007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设计部!北京
概述了美国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地面生存能力评估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地方式(包括地下井、超加固地下井、密集加固地下井、地面机动基地、铁路基地等)弹道导弹生存能力评估模型及计算结果,论述了弹道导弹生存能力评估模型和原始参数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