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 篇 法学
    • 10 篇 社会学
    • 8 篇 政治学
    • 4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23 篇 管理学
    • 19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6 篇 工学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3 篇 乡村治理
  • 2 篇 家庭养老
  • 2 篇 社会治理
  • 2 篇 经济分化
  • 2 篇 孝文化
  • 2 篇 城市融入
  • 2 篇 社会治安管理
  • 1 篇 包办婚姻
  • 1 篇 相亲
  • 1 篇 老年生活
  • 1 篇 服务
  • 1 篇 工人
  • 1 篇 环境治理
  • 1 篇 社会融合
  • 1 篇 日本
  • 1 篇 互动交往
  • 1 篇 公平感
  • 1 篇 社会经历
  • 1 篇 社会心态
  • 1 篇 文化失范

机构

  • 41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19 篇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北京社会管理研究...
  • 1 篇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 1 篇 北京电视台广告部
  • 1 篇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211计划"首都社会...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4 篇 陈锋
  • 9 篇 李升
  • 3 篇 邢宇宙
  • 3 篇 宋国恺
  • 3 篇 谭柏平
  • 2 篇 张荆
  • 2 篇 方卓
  • 2 篇 鞠春彦
  • 2 篇 黄造玉
  • 2 篇 唐军
  • 1 篇 王德福
  • 1 篇 侯同佳
  • 1 篇 郝洁媛
  • 1 篇 时文
  • 1 篇 李明令
  • 1 篇 朱立凡
  • 1 篇 博昊渊
  • 1 篇 李玉芬
  • 1 篇 李晨宇
  • 1 篇 李阿琳

语言

  • 4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4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传统与嬗变:农村青年夫妻家庭暴力问题研究——以甘肃省M县L村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 2016年 第4期 70-76页
作者: 陈锋 杨振强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通过对甘肃省M县L村的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夫妻家庭暴力数量逐年上升但仍以身体暴力为主;冷暴力开始出现;青年夫妻家庭暴力日益隐秘化;部分男性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从中观层次来看,打工背景下离散家庭的婚姻越轨;婚姻缔结的情感纽带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类型化研究——基于地域生活方式论的视角
收藏 引用
城市观察 2016年 第2期 106-114页
作者: 李升 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为快速城市化与人口流动的结果,生活在城市近郊区的"新市民"可以分为"本地-新市民"与"外地-新市民"两种类型。从对北京的实地调查结果来看,两类"新市民"在"地域生活欲求-地域生活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工作视野下失独家庭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16卷 20-26页
作者: 陈锋 李玉芬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124
失独家庭理论的研究最初以问题视角为主,对全面认识和了解失独家庭相关问题具有启示意义,但问题视角对失独家庭成员的潜能和资源的挖掘缺乏关注,而优势视角对失独家庭的问题研究则是一个弥补。在实务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实际的干预,探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融入视角下的北京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状况
收藏 引用
人口与社会 2016年 第2期32卷 48-55页
作者: 姜海珊 李升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124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文化融入逐渐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测度指标之一。利用北京市"城中村"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首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贫乏、满意度不高。闲暇时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你和这个“世界”应有怎样的联系
收藏 引用
小康 2017年 第24期 79-79页
作者: 鞠春彦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如今,微信的使用已经超出了亲密关系互动交往的层面,纯粹地评价微信社交的“有用”和“无用”不客观,人们有必要认识到,社交社会化的媒体只是帮助媒体使用者和这个世界建立了某种联系.
来源: 评论
“中国式相亲”呼唤的是家庭观
收藏 引用
小康 2017年 第4期 83-83页
作者: 鞠春彦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去年年底,《中国式相亲》节目在东方卫视首播,第一期节目成功率高达60%,两对年轻男女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中牵手成功,彼此满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比收视率更火爆的网络争议,最激烈的观点质疑这种“父母陪儿女相亲”的相亲形式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收藏 引用
社会 2015年 第3期35卷 95-120页
作者: 陈锋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契机。然而,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基层组织却无法有效承接,并遭遇官民不合作的困境。基层组织主要呈现出两种样态:消极作为与难以作为,以及富人和灰黑势力主政后的摆平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以云南沙村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 2015年 第2期 63-68,62页
作者: 陈锋 徐娜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本研究考察与分析了云南沙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主要受到家庭生活事件、家庭生命周期、主动逃离城市、工伤事故等四种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之后,在就业选择上主要呈现务农技术化与经商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家长陪读经历及其影响研究——基于甘肃华县的实地调查
收藏 引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5期15卷 55-63 139页
作者: 陈锋 梁伟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024
文章采用生命历程视角探析了农村家长进城陪读的历程及其影响机制。农村家长经历了主动、被动或随迁的陪读选择,适应中的区隔与排斥,融合后的转变与突围,以及转型中留城与返乡的再次抉择。从生命历程视角来看,社会角色能否顺利调整成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受雇农民工的城市劳动关系状况与公平感研究
收藏 引用
青年研究 2015年 第4期 85-93+96页
作者: 李升 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本文基于北京市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受雇农民工的城市劳动关系状况对其公平感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年轻的新生代受雇农民工不易形成社会公平感;劳动获得相对较低不利于受雇农民工形成公平感;劳动保障完善有利于受雇农民工形成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