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99 篇 期刊文献
  • 28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98 篇 工学
    • 915 篇 土木工程
    • 668 篇 建筑学
    • 13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9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5 篇 水利工程
    • 2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2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公安技术
  • 89 篇 理学
    • 75 篇 地球物理学
    • 11 篇 数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物理学
  • 29 篇 管理学
    • 22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3 篇 教育学
    • 23 篇 教育学
  • 10 篇 历史学
    • 10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2 篇 农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133 篇 抗震性能
  • 85 篇 振动台试验
  • 63 篇 数值模拟
  • 48 篇 有限元分析
  • 43 篇 木结构
  • 30 篇 古建筑
  • 29 篇 拟静力试验
  • 28 篇 损伤识别
  • 26 篇 地震模拟振动台
  • 26 篇 连续倒塌
  • 24 篇 桥梁工程
  • 22 篇 减震控制
  • 21 篇 承载力
  • 20 篇 地震响应
  • 18 篇 地震动
  • 17 篇 动力响应
  • 17 篇 有限元
  • 16 篇 反应谱
  • 16 篇 中国古建筑
  • 16 篇 框架结构

机构

  • 1,167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102 篇 故宫博物院
  • 61 篇 清华大学
  • 38 篇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
  • 26 篇 广州大学
  • 26 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
  • 21 篇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
  • 20 篇 同济大学
  • 16 篇 首都世界城市顺畅...
  • 15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4 篇 北京建筑大学
  • 13 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
  • 11 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 10 篇 河北理工大学
  • 10 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
  • 9 篇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
  • 9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8 篇 石家庄铁道大学

作者

  • 439 篇 闫维明
  • 153 篇 yan wei-ming
  • 137 篇 李振宝
  • 134 篇 何浩祥
  • 126 篇 纪金豹
  • 120 篇 yan weiming
  • 108 篇 周乾
  • 92 篇 陈彦江
  • 91 篇 李永梅
  • 79 篇 周锡元
  • 74 篇 彭凌云
  • 59 篇 zhou qian
  • 57 篇 李易
  • 53 篇 he haoxiang
  • 52 篇 李悦
  • 49 篇 he hao-xiang
  • 48 篇 马华
  • 46 篇 li yue
  • 43 篇 li zhenbao
  • 42 篇 陈适才

语言

  • 1,1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18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玻璃纤维筋与钢筋混杂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 第9期40卷 1622-1628页
作者: 邓宗才 高伟男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为了解决配筋率、偏心距和混杂配筋面积比对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影响侧向位移和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问题,采用构件试验的方法,对6根钢筋与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杂配筋柱进行偏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混杂配筋柱最终破坏形式均为混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频非平稳地震动模型及结构随机振动应用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9年 第6期39卷 1189-1197,1358页
作者: 何浩祥 范少勇 闫维明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时域和频域非平稳性,传统的均匀调制地震动模型不能充分表征时频两域的非平稳性,并影响结构随机振动分析的精准度。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建立由多峰平滑包络和非平稳噪声信号点乘而成的非均匀调制地震动模型,该模型能够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均匀变形和混合智能算法的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20年 第4期39卷 113-121页
作者: 何浩祥 王文涛 吴山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均匀损伤或均匀变形可以避免出现薄弱层和集中损伤,且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可得到全面提升。以此为目标对结构进行抗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但相关的理论和规律性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针对目前结构优化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颗粒阻尼器的曲线桥减震分析与试验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9年 第6期39卷 1245-1252,1362页
作者: 许维炳 闫维明 何浩祥 陈彦江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为了将颗粒阻尼器引入到曲线桥减震控制中,设计制作了某典型曲线桥的1/10缩尺试验模型及可用于试验模型桥上的曲型舱颗粒阻尼器(curved-capsule particle damper,简称CPD),基于振动台试验开展了地震波类别和激励方向对该型阻尼器减震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腹筋UHPFR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 第12期47卷 80-85页
作者: 徐海宾 邓宗才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100124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100124
为研究有腹筋UHPFRC梁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的剪切破坏机理,结合修正压力场理论,考虑梁上部受压区混凝土和下部受拉区骨料咬合力、箍筋及裂缝间钢纤维共同承受剪力,推导了有腹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优化复合型金属阻尼器等效模型及减震性能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8年 第5期38卷 890-896,1075页
作者: 何浩祥 王小兵 张小福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基于金属阻尼器屈服强度较高且不能调控的不足,提出由低屈服点钢和普通碳素钢组成的复合型金属阻尼器。首先,将"最大刚度"和"满应力状态"同时作为优化目标对边缘镂空的钢板阻尼器进行拓扑优化,获得最优的阻尼器形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悬吊多质量摆体系力学机理及减振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24年 第6期43卷 50-63页
作者: 孙澔鼎 何浩祥 程扬 张耀源 曹青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传统悬吊质量摆有悬吊单摆、串联式悬吊多摆和并联式悬吊多摆,这几种类型摆构造简单、机理明确,但调谐频带较窄,应用在低频率超高层结构下摆长过长、高频率高层结构下摆长过短,限制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此,提出装有弹簧的串、并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结构体系力学模型及耗能减震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23年 第5期42卷 47-56,91页
作者: 陈易飞 何浩祥 兰炳稷 孙澔鼎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为了提高传统框架-核心筒(frame core tube, FCT)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tube-core tube, FDCT)新型高层结构体系,用以减小传统筒体围合面积。进而提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混凝土内部受压力学性能试验与本构分析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4年 第1期44卷 135-141,202页
作者: 何浩祥 王峥 程时涛 高伟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为了精准测量受压混凝土内部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在丙烯酸树脂杆上布置电阻式应变片,测量得到混凝土试块内部应变,研发大量程微型土压力盒实现混凝土内部应力测量。将相关测试装置预埋在混凝土试块内部,完成混凝土试块单轴压缩试验,获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图的桥梁损伤智能识别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0年 第4期28卷 966-980页
作者: 何浩祥 王玮 黄磊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为改进目前传统损伤识别方法对桥梁局部小损伤识别能力较弱的不足,提出利用深度学习方法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桥梁损伤进行统计模式识别.根据卷积神经网络对损伤特征向量的需求,将车桥耦合振动下的原始结构响应信号进行小波包滤波和重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