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5 篇 期刊文献
  • 13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6 篇 工学
    • 34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4 篇 电气工程
    • 5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0 篇 机械工程
    • 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建筑学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冶金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矿业工程
  • 49 篇 理学
    • 23 篇 化学
    • 20 篇 物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36 篇 数值模拟
  • 30 篇 熔盐
  • 29 篇 传热
  • 21 篇 太阳能热发电
  • 21 篇 太阳能
  • 18 篇 单螺杆膨胀机
  • 17 篇 传质
  • 17 篇 熔融盐
  • 15 篇 光催化
  • 14 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14 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 14 篇 燃料电池
  • 14 篇 污垢热阻
  • 13 篇 热物性
  • 12 篇 两相流
  • 12 篇 蓄热
  • 11 篇 热管
  • 11 篇 地源热泵
  • 10 篇 平板热管
  • 10 篇 电子冷却

机构

  • 457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40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8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4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3 篇 北京建筑大学
  • 13 篇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
  • 8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6 篇 教育部传热与过程...
  • 5 篇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5 篇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
  • 5 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5 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5 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
  • 5 篇 唐山学院
  • 4 篇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3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3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3 篇 内蒙古工业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20 篇 马重芳
  • 192 篇 吴玉庭
  • 80 篇 郭航
  • 73 篇 刘中良
  • 66 篇 叶芳
  • 60 篇 桑丽霞
  • 59 篇 鹿院卫
  • 52 篇 夏国栋
  • 33 篇 陈永昌
  • 27 篇 王伟
  • 26 篇 杜春旭
  • 24 篇 俞坚
  • 24 篇 熊亚选
  • 23 篇 唐志伟
  • 22 篇 王军
  • 20 篇 李艳霞
  • 20 篇 王景甫
  • 17 篇 张灿灿
  • 15 篇 李群伟
  • 15 篇 王普

语言

  • 54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重点实验室"
544 条 记 录,以下是531-540 订阅
排序:
实际气体喷管喉尺寸的设计计算
实际气体喷管喉部尺寸的设计计算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作者: 刘恒伟 刘中良 张健 冯永训 颜廷敏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东营257026
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BWRS方程计算天然气在喷管内流动时喷管喉临界参数的计算方法、过程计算程序编制步骤,计算了不同喷管入口压力下喷管喉面积,并将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来源: 评论
电子芯片散热器特性的测试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4年 第6期25卷 995-997页
作者: 陈希章 刘中良 马重芳 俞坚 北京工业大学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电子芯片散热问题的解决进程直接影响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芯片冷却中应用最广泛的仍然是空气散热器。因此,对散热器的性能进行检测非常重要,但缺少统一的标准检测与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一个试验装置对两个不同类型的散热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冬季晴天侧采光光导管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4年 第S1期25卷 179-181页
作者: 吴延鹏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通过实验研究了侧采光光导管的采光性能,测得白天的内外照度。实验选择在冬季晴朗的天气进行,测得外照度最大值为52900 lx,出现在12:05,最小值为396 lx,出现在16:50。内70 cm高度处的平均照度最大值为129 lx,出现在13:35,最小值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轻质分散相旋流器中结构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4年 第5期20卷 69-73页
作者: 赵庆国 刘相东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100083
根据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给出了轻质分散相旋流器中结构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影响方式,其中旋流器尺寸的增加将导致分离能力的降低,具体表现为分割尺寸d50与旋流器尺寸的平方根成正比;锥段半锥角的增加也将降低旋流器的分离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表面温度分布的测量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 2004年 第12期28卷 764-766页
作者: 汪茂海 郭航 马重芳 刘璿 俞坚 王朝阳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化学动力中心
温度分布、电流密度的分布与燃料电池的寿命有密切关系。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测量了特殊设计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外表面的温度分布。燃料电池的反应面积为5 cm2。实验中采用了日本NEC公司的型号为TH 5102的热像仪。实验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的相变材料其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一种新的相变材料及其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作者: 李晶 刘中良 崔文成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结晶水合盐存在的两个严重的问题-过冷和析出,这大大限制了结晶水合盐的广泛使用.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可能用于中常温蓄热的相变材料-八水氢氧化钡,并对其蓄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材料不存在其它结晶水合盐或水合碱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导式热流计测头标定系统的研制
传导式热流计测头标定系统的研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作者: 李超 肖劲松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传导式热流计测头的标定系统并详细分析了热流计测头标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利用这套系统对市场上所购得的热流计测头进行了标定,标定偏差分别为13.55﹪、3.21﹪和9.05﹪.通过实验得出这套系统在传导式热流计测头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轻质分散相双锥旋流器的压降模型
轻质分散相双锥旋流器的压降模型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多相流学术会议
作者: 赵庆国 夏国栋 王彦玲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本文提出了计算旋流器压降的分析模型,可用来计算旋流器锥段的压降.分析表明:按本文计算的压降代表了旋流器内分离区将流体动能与静压能相互转换所需要的"有效"压降,而旋流器进口处的压降则表示实现流体流道的大小与改变所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交变电磁抗垢强化传热机理的实验研究
交变电磁抗垢强化传热机理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作者: 陈永昌 常宝英 马重芳 邢晓凯 王湛 王炎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本文对交变电磁场的抗垢强化传热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方波电磁信号对含有矿物质离子的循环水进行处理,通过测量换热表面的换热系数,得到了污垢热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一定频率的交变电磁场能够改变水垢的晶态,具有显著的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化学计量比下的性能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化学计量比下的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作者: 刘璿 郭航 马重芳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本文研究了在反应物低化学计量比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能够维持质子变换膜燃料电池在预期电流强度下稳定运行的最低化学计量比为1.3.在化学计量比1.0的工况下,电池性能低于足量反应气体工况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