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66 篇 期刊文献
  • 29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33 篇 工学
    • 42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31 篇 农业工程
    • 308 篇 水利工程
    • 17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2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6 篇 城乡规划学
    • 10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5 篇 林业工程
  • 1,144 篇 理学
    • 480 篇 大气科学
    • 380 篇 生态学
    • 145 篇 地理学
    • 53 篇 地质学
    • 47 篇 地球物理学
  • 962 篇 农学
    • 62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31 篇 林学
    • 85 篇 作物学
    • 67 篇 畜牧学
    • 61 篇 草学
    • 42 篇 植物保护
  • 273 篇 管理学
    • 185 篇 公共管理
    • 3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9 篇 工商管理
    • 2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6 篇 经济学
    • 98 篇 应用经济学
    • 39 篇 理论经济学
  • 36 篇 医学
  • 27 篇 教育学
  • 17 篇 法学
  • 16 篇 历史学
  • 10 篇 艺术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167 篇 气候变化
  • 92 篇 中国
  • 80 篇 遥感
  • 67 篇 土地利用
  • 52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50 篇 土壤侵蚀
  • 46 篇 自然灾害
  • 44 篇 时空格局
  • 44 篇 青藏高原
  • 42 篇 可持续发展
  • 41 篇 黄土高原
  • 38 篇 时空变化
  • 37 篇 风险评估
  • 35 篇 城市化
  • 34 篇 降水
  • 29 篇 ndvi
  • 29 篇 研究进展
  • 29 篇 土壤水分
  • 28 篇 影响因素
  • 26 篇 变化趋势

机构

  • 2,51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12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189 篇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
  • 6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0 篇 北京大学
  • 6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55 篇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
  • 53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50 篇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
  • 40 篇 武汉大学
  • 38 篇 兰州大学
  • 36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3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2 篇 中山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27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26 篇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
  • 25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3 篇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
  • 23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作者

  • 152 篇 史培军
  • 95 篇 李宁
  • 84 篇 潘耀忠
  • 79 篇 江源
  • 78 篇 赵文武
  • 72 篇 孔锋
  • 65 篇 何春阳
  • 60 篇 刘焱序
  • 57 篇 康慕谊
  • 57 篇 张锦水
  • 57 篇 朱秀芳
  • 55 篇 顾卫
  • 53 篇 王静爱
  • 53 篇 谢云
  • 53 篇 李小雁
  • 53 篇 吕丽莉
  • 52 篇 宋长青
  • 51 篇 张科利
  • 51 篇 刘宝元
  • 50 篇 吴吉东

语言

  • 2,75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
2758 条 记 录,以下是2631-2640 订阅
排序:
两种杂交杨品系光合系统Ⅱ叶绿素荧光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11期28卷 5641-5648页
作者: 尤鑫 龚吉蕊 段庆伟 葛之葳 闫美芬 张新时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比较研究伊犁地区两种典型杨树苗大叶杨(大叶钻天杨*** Linn(Da))和伊犁杨5号(*** cv(I-467))对太阳辐射光能的利用和耗散特性。光照条件下光合系统Ⅱ反应中心(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合功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黑土区土壤凋萎湿度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08年 第6期22卷 212-216页
作者: 段兴武 谢云 冯艳杰 高晓飞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以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调查了东北黑土区黑土类中23个土种的典型剖面,测定了土壤凋萎湿度及相关理化性质,在分析黑土土种凋萎湿度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别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和最大吸湿水计算土壤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热岛研究方法概述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08年 第6期17卷 96-99页
作者: 宫阿都 徐捷 赵静 李京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5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气象观测法、基于遥感技术的定量反演法和基于边界层模型的模拟计算法,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进展和优缺点,供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创新参考。
来源: 评论
国内外城市热岛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08年 第6期17卷 64-67页
作者: 赵静 宫阿都 徐捷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5
城市热岛现象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的最显著的影响之一。在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 评论
环辽东湾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对渤海海冰面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08年 第12期30卷 1818-1824页
作者: 李宁 雷飏 顾卫 丛建鸥 刘雪琴 黄树青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利用环辽东湾地区的大洼、锦州、绥中、熊岳、营口、旅顺6个站1960年~2007年48年间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资料及1996年~2004年9年间渤海海冰面积资料,分析了辽东湾沿岸冬季平均气温与渤海海冰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除19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末次间冰期古土壤的Zr/Rb值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8年 第2期53卷 238-246页
作者: 汪海斌 刘连友 冯兆东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Zr/Rb比值被认为比粒度更为可靠的冬季风指标,该指标的使用基于两项假设:(1)Zr在粗颗粒中富集而Rb在细颗粒中富集,因此Zr/Rb可记录到粒度的分选信息;(2)Zr和Rb在风化过程中都稳定,因而沉积后的风化或成壤作用不会改变原先的Zr/Rb.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茅山地区苍术的分布现状分析
收藏 引用
中药材 2008年 第5期31卷 641-645页
作者: 孙宇章 郭兰萍 黄璐琦 朱文泉 潘耀忠 高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100700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目的:探讨野生茅苍术在茅山的分布状况。方法:利用样方调查法,采集影响苍术生物量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苍术生物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G IS技术进行分布分析。结果:苍术生物量与短柄桴的长势、坡向和湿度密切相关;苍术在道地产区茅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植被类型对厚层黄土剖面水分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08年 第7期63卷 703-713页
作者: 王志强 刘宝元 张岩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差异和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特征,对陕西省绥德县境内的农地、天然草地、人工柠条林、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地0~10m土壤剖面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农地土壤约在3m以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圳市1980-2005年河网变化对水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08年 第1期17卷 97-103页
作者: 周洪建 王静爱 史培军 潘东华 高路 贾慧聪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深圳近3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使河流水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对城市水灾致灾-成灾机制产生影响,水灾发生频次增加.在地形图、河道普查数据、航空相片和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支持下,探讨了深圳市1980-2005年河网水系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江苏省粮食灾损量估计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08年 第1期17卷 104-108页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孟志强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括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自然灾害对这两个因素均有影响。根据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个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评估模型,利用实际粮食产量资料,对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灾损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近30年来江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