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4 篇 哲学
    • 134 篇 哲学
  • 26 篇 法学
    • 1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世界史
    • 1 篇 中国史
  • 3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主题

  • 15 篇 价值
  • 8 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6 篇 儒家
  • 5 篇 价值观
  • 5 篇 马克思
  • 5 篇 自由
  • 4 篇 庄子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评价
  • 4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3 篇 价值哲学
  • 3 篇 人工智能
  • 3 篇 科研机构
  • 3 篇 康德
  • 3 篇 规范性
  • 3 篇 核心价值观
  • 3 篇 伦理学
  • 3 篇 道德
  • 3 篇 文化研究中心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机构

  • 16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 2 篇 耶鲁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利兹大学
  • 1 篇 加州大学
  • 1 篇 美国马萨诸塞州史...
  • 1 篇 昆山杜克大学
  • 1 篇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
  • 1 篇 人工智能治理和风...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卢布尔雅那大学
  • 1 篇 路易大帝高中
  • 1 篇 湖北大学
  • 1 篇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 1 篇 美国圣荷塞州立大...
  • 1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1 篇 美国芝加哥大学
  • 1 篇 美国德鲁大学

作者

  • 17 篇 郑伟
  • 9 篇 罗松涛
  • 9 篇 兰久富
  • 8 篇 zheng wei
  • 7 篇 w.h.werkmeister
  • 7 篇 lan jiufu
  • 6 篇 w.h.威尔克迈斯特
  • 4 篇 吴向东
  • 4 篇 wu xiangdong
  • 4 篇 李祥俊
  • 3 篇 姜逢禹
  • 3 篇 杨雷
  • 3 篇 田海平
  • 3 篇 jiang fengyu
  • 3 篇 章伟文
  • 3 篇 冯艺璇
  • 2 篇 李建会
  • 2 篇 li xiangjun
  • 2 篇 薛冰洋
  • 2 篇 王小伟

语言

  • 16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王阳明的经学诠释学——从《五经臆说》到“知行合一”的思想线索看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5年 第1期10卷 24-35页
作者: 朱雷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在龙场悟道后,阳明所写的首部著作是《五经臆说》。据阳明自述,此书后来已被他焚毁。钱德洪在阳明死后,从废稿中检得残篇十三条。有学者从《五经臆说》残篇中解读出阳明之后提出的一些思想命题,尤其是“知行合一”之说,这恐怕凿之过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同价值的内在发生学——基于“共同情感”的反思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5年 第1期10卷 15-23页
作者: 郑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现代性的历史转型对社会价值结构的形式本身提出了挑战。在现代性的地平线上,对价值的建构不应再依赖超越性的本原或根据,而是要重新寻找一种内在的发生学。借助当代斯宾诺莎主义复兴的资源,情感不仅仅被理解为主的感受,而应被视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京师规范性哲学国际会议综述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5年 第1期10卷 123-128页
作者: 黄宇驰 马嘉昕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11月,京师规范性哲学国际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聚焦规范性基础问题,旨在推进对理性主体的自主性、理由空间的规范性特征、语言的规范性本质、社会实践的规范性根源等核心议题的研究。对规范性基础问题的思考涉及我们的一种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倦怠及其破解——韩炳哲论当代资本主义病症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5年 第1期10卷 86-93页
作者: 姜逢禹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精神政治学代表人物韩炳哲从对福柯的继承和发展出发,重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和病症。他认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转变为功绩社会。由于功绩社会的分裂化和碎片化趋势,个体被孤立性和超积极性所裹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学的道德价值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5年 第1期10卷 94-108页
作者: 古斯塔夫·贝洛 周星哲(译) 路易大帝高中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科学与道德代表两种最高价值,二者如何衡量与协调,构成具有张力性的问题。道德和谐主义方案所预设的科学与道德之间的和谐既非先验地不言自明,亦非经验地得到证实。事实上,真理意志超越社会意志,科学精神独立于社会权威。科学与道德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哲学 2018年 第1期 84-90页
作者: 田书峰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有关苏格拉底的历史资料主要来源于阿里斯托芬、柏拉图与色诺芬。但是,学者们对哪些资料更为可靠一直争论不断,因此,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之真像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迄今为止,先后出现三种不同的有关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问题的诠释路径或解决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再启蒙”的性质及其使命
收藏 引用
现代哲学 2021年 第4期 51-57页
作者: 郑伟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哲学学院 北京1008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的变迁和转型,实际上是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启蒙的延续和深化,是一种“再启蒙”。它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和“再评价”,这也构成了与西方启蒙的核心区别。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体系特征及其逻辑建构
收藏 引用
现代哲学 2023年 第2期 43-49页
作者: 郑伟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 北京100875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体系外具有强烈的“迫不得已”特征,并使其导向关于“文化领导权”的分析。通过“历史-社会”的解读模式,葛兰西哲学在有限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合法性的同时,极度强调文化的重要性。通过“文化-政治”与“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自由时间”的阐释模式分析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3年 第1期 71-77页
作者: 郑伟 曹一迪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关于马克思“自由时间”的解读,不能通过与休闲时间、闲暇时间等类似概念的对比进行。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既包含着“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一般内容,也蕴含着一种朝向“社会时间结构解放”的“自由时间”。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个体生命的优先性——论阿多诺非同一性道德哲学的主题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6年 第7期 102-107页
作者: 罗松涛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在研读阿多诺《最低限度的道德:对被损害生活的反思》《道德哲学的问题》和《否定的辩证法》等著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非同一性道德哲学的主题:个体生命相对于道德法则的优先性。文章认为,阿多诺在其非同一性哲学的视域中,试图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