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2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9 篇 理学
    • 126 篇 生态学
    • 117 篇 大气科学
    • 58 篇 地理学
    • 17 篇 地质学
    • 11 篇 地球物理学
  • 328 篇 工学
    • 112 篇 农业工程
    • 106 篇 水利工程
    • 10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6 篇 城乡规划学
    • 3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建筑学
  • 301 篇 农学
    • 20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7 篇 林学
    • 22 篇 畜牧学
    • 21 篇 草学
    • 18 篇 作物学
  • 107 篇 管理学
    • 59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工商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8 篇 经济学
    • 30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13 篇 历史学
    • 13 篇 中国史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医学

主题

  • 42 篇 气候变化
  • 36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2 篇 青藏高原
  • 28 篇 可持续发展
  • 22 篇 黄土高原
  • 21 篇 土地利用
  • 20 篇 土壤侵蚀
  • 19 篇 中国
  • 14 篇 影响因素
  • 12 篇 遥感
  • 11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11 篇 人类活动
  • 11 篇 时空变化
  • 11 篇 土壤水分
  • 10 篇 城市化
  • 10 篇 水土保持
  • 10 篇 时空格局
  • 10 篇 研究进展
  • 10 篇 降水
  • 9 篇 可持续发展目标

机构

  • 71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8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28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8 篇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 18 篇 中山大学
  • 17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6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13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12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2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1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0 篇 兰州大学
  • 1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9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9 篇 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4 篇 赵文武
  • 53 篇 刘焱序
  • 50 篇 宋长青
  • 40 篇 傅伯杰
  • 34 篇 程昌秀
  • 29 篇 何春阳
  • 29 篇 高培超
  • 26 篇 史培军
  • 25 篇 叶思菁
  • 25 篇 张光辉
  • 23 篇 王帅
  • 20 篇 黄庆旭
  • 19 篇 张科利
  • 19 篇 鲁瑞洁
  • 17 篇 张强
  • 17 篇 沈石
  • 17 篇 刘志锋
  • 16 篇 张春来
  • 16 篇 刘瑛娜
  • 16 篇 徐自为

语言

  • 76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
770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下游复合新月形沙丘沉积构造探地雷达探测初步结果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3年 第1期43卷 160-168页
作者: 张潇 严平 董苗 刘小槺 袁文杰 王晓旭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 北京100875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山西晋中030619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陕西西安710119
运用探地雷达,对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下游右岸两个典型复合新月形沙丘进行探测,通过图像处理与影像解译,获取了连续且具一定深度的风沙沉积构造信息,并结合无人机影像、遥感影像与野外实际考察情况,综合分析该研究区内风沙沉积构造与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拉善右旗不同时间尺度的风速概率分布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3年 第2期43卷 37-42页
作者: 赵嘉琪 张春来 魏国茹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利用阿拉善右旗1960—2015年整点风速数据,分析了日、月、年风速累积概率分布。结果表明:WeibullCum分布函数在描述风速累积概率分布时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普适性。在多年平均逐日和逐月风速累积概率分布函数中,4个常数项存在周期性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旱地社会-生态系统分类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10期45卷 4743-4757页
作者: 宫炳含 吕楠 武旭同 余慧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旱地(干旱指数小于0.65的区域)是人地关系最复杂、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中国旱地范围广阔,人-地相互作用特征明显且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开展中国旱地“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 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南至东南亚沿海全新世环境演变与史前农业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4年 第18期69卷 2553-2567页
作者: 郑卓 马婷 汤永杰 Barry V.Rolett 宗永强 黄康有 万秋池 陈聪 张潇 陈碧珊 张绍轩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珠海51908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珠海519080 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珠海519087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Hawaii 96822USA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香港999077 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湛江524048
华南至东南亚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稻作农业的出现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显著滞后于长江下游.然而,对于制约华南沿海早期农业扩张的原因存在争议,而且一直以来缺少将考古证据与海岸带沉积与地貌演变的自然过程进行对比.本研究利用全新世孢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洞边界层内单细长柔性植株周围地表气流剪应力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3年 第4期43卷 128-134页
作者: 亢力强 张琴 张萌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地表剪应力表征了风对地表产生的剪切效应,是评估地表风蚀强度的风动量指标。研究植株周围地表剪应力分布特征对理解植被的防护效应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地表剪应力测试系统测量了风洞边界层中单个细长柔性植株周围地表剪应力及分布趋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部典型沙地植被覆盖度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3年 第3期43卷 9-20页
作者: 卜凡蕊 刘颖 邹学勇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降水对中国东部沙地植被覆盖度产生重要影响,了解植被覆盖度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对制定植被恢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使用Landsat系列数据和MODIS数据得到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用像元二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RA5-Land强降水极值位置不确定性的统计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24年 第10期44卷 1849-1859页
作者: 王子晴 董雪晨 龚道溢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875
利用中国1981—2019年5—9月665个台站的观测资料以及全球降水观测计划(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反演的降水格点资料,针对东部地区97个台站224个强降水事件(日降水量超过250 mm),统计了0.1°空间分辨率的ERA5-Land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降雨事件对不同深度土壤碳释放的试验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2年 第8期42卷 3315-3324页
作者: 邓钰婧 李小雁 胡霞 吴秀臣 王佩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LI-8150土壤CO_(2)通量全自动连续测量系统及实验设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碳释放进行了连续原位观测,分析了晴天和5次持续性降水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碳释放特征,结合土壤温湿度的观测,解析了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丘陵沟壑区浅层滑坡和崩塌形态特征与发育临界地形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 第2期36卷 106-113页
作者: 邢书昆 张光辉 王滋贯 王丽丽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深入实施有效遏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但以浅层滑坡和崩塌为主的重力侵蚀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且已成为小流域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之一。为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浅层滑坡和崩塌的形态特征和发育临界地形,在陕西省安塞区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学改善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年 第12期39卷 2027-2036页
作者: 傅伯杰 刘焱序 王帅 宋俊峰 李泽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 鄂尔多斯017010 鄂尔多斯市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 鄂尔多斯017010
中国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已经得到基本遏制,科学改善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中国荒漠化防治的重要需求。文章总结了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4项重点挑战,包括水资源利用量增大、土地利用程度增强、气候风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