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2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9 篇 理学
    • 126 篇 生态学
    • 117 篇 大气科学
    • 58 篇 地理学
    • 17 篇 地质学
    • 11 篇 地球物理学
  • 328 篇 工学
    • 112 篇 农业工程
    • 106 篇 水利工程
    • 10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6 篇 城乡规划学
    • 3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建筑学
  • 301 篇 农学
    • 20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7 篇 林学
    • 22 篇 畜牧学
    • 21 篇 草学
    • 18 篇 作物学
  • 107 篇 管理学
    • 59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工商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8 篇 经济学
    • 30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13 篇 历史学
    • 13 篇 中国史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医学

主题

  • 42 篇 气候变化
  • 36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2 篇 青藏高原
  • 28 篇 可持续发展
  • 22 篇 黄土高原
  • 21 篇 土地利用
  • 20 篇 土壤侵蚀
  • 19 篇 中国
  • 14 篇 影响因素
  • 12 篇 遥感
  • 11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11 篇 人类活动
  • 11 篇 时空变化
  • 11 篇 土壤水分
  • 10 篇 城市化
  • 10 篇 水土保持
  • 10 篇 时空格局
  • 10 篇 研究进展
  • 10 篇 降水
  • 9 篇 可持续发展目标

机构

  • 71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8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28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8 篇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 18 篇 中山大学
  • 17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6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13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12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2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1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0 篇 兰州大学
  • 1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9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9 篇 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4 篇 赵文武
  • 53 篇 刘焱序
  • 50 篇 宋长青
  • 40 篇 傅伯杰
  • 34 篇 程昌秀
  • 29 篇 何春阳
  • 29 篇 高培超
  • 26 篇 史培军
  • 25 篇 叶思菁
  • 25 篇 张光辉
  • 23 篇 王帅
  • 20 篇 黄庆旭
  • 19 篇 张科利
  • 19 篇 鲁瑞洁
  • 17 篇 张强
  • 17 篇 沈石
  • 17 篇 刘志锋
  • 16 篇 张春来
  • 16 篇 刘瑛娜
  • 16 篇 徐自为

语言

  • 76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
770 条 记 录,以下是281-290 订阅
排序:
地理时空三向聚类分析方法的构建与实践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0年 第5期75卷 904-916页
作者: 程昌秀 宋长青 吴晓静 沈石 高培超 叶思菁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北京100101
随着地理数据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地理数据体量呈指数增长,数据种类、数据性质更加多元化。对数据的有效甄别和归类成为理解地理现象时空特征、演化过程和行为机制的关键。传统聚类方法面临数据体量大、维数高、质量差的挑战,加之对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疫情时代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加速行动的推动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1年 第20期41卷 7955-7964页
作者: 冯思远 赵文武 华廷 王涵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北京100875
"SDGs加速行动"是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私营机构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为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的全球行动。2019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后,政府、国际组织、私营部门等提出了214项SDGs加速行动。2019年爆发的新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虑人群聚集时空分布的安全容量计算方法:以北京什刹海景区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安全科学学 2021年 第6期31卷 136-143页
作者: 胡成 李俊伟 李强 陈晋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室 北京100054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为防范公共场所人群过量聚集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基于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时空分布特征,考虑人群疏散时间对安全容量的影响,提出人群聚集空间不平衡系数和时间波动系数,改进瞬时安全容量和日安全容量的基本算法;以北京什刹海景区为例,分析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动理学理论的坡面水流土壤分离能力研究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 2021年 第3期29卷 591-605页
作者: 贾宝真 钟德钰 张科利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青海大学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土壤分离能力是反映土壤侵蚀强弱的重要参数,但目前研究中多采用基于实验数据建立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在反映水流作用下土壤分离过程的物理机制时存在不少困难.本文基于泥沙运动的动理学理论建立了新的土壤分离函数,将分离能力表示为单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师范大学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3期58卷 458-464页
作者: 史培军 刘连友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团队33年来开展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未来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点.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团队先后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减灾、灾害风险防范研究,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解地理“耦合”实现地理“集成”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0年 第1期75卷 3-13页
作者: 宋长青 程昌秀 杨晓帆 叶思菁 高培超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耦合"作为物理学的经典概念,为许多学科提供了一套阐述多主体相互作用的思路和方法。"集成"不是来自特定学科,但因其高度的概括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地球科学是应用这两个概念最多的学科之一。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塑料污染监测现状与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监测 2022年 第4期38卷 1-12页
作者: 李宗超 陆峥 孙景博 田志仁 贾小旭 杨楠 杨晓帆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广州51145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和碎片)普遍存在于水体、陆地表层土壤和空气中,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健康。微塑料污染监测是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数据基础。首先,在介绍国内外微塑料监测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泛风沙区风沙活动特征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作者: 邢先双 蒋宁 董明明 李广杰 孟琳 程宏 李童 山东省水文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理科学学部 聊城市水文中心
区域风沙活动的深入研究,是土壤风蚀防治及其决策的基础.利用山东省冠县气象站过去近30 a的观测资料以及2019—2020年实地监测的土壤风蚀物输沙量、地表蚀积变化等数据,对黄泛区风沙活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起沙风频率为0.54%~5.86%,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恢复力理论支持下的人地系统动态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0年 第5期75卷 891-903页
作者: 刘焱序 傅伯杰 王帅 赵文武 李琰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人地系统的概念表现了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面向人地系统动态运行过程的复杂性,亟待构建更有力的指标体系表征地球系统和人类系统相互影响与反馈的过程。空间恢复力可以被理解为以保障人地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北干旱区泡泡刺灌丛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2年 第2期42卷 804-817页
作者: 赵文玥 吉喜斌 金博文 焦丹丹 张靖琳 郭飞 赵丽雯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定量分析植被冠层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是认识陆地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干旱区天然植被分布稀疏、形态结构特殊,其降雨再分配过程的测算较为困难,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荒漠低矮灌丛的降雨再分配研究鲜有报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