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城市扩展过程的区位因素特征对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中国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利用随机森林方法量化区位因素对城市扩展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机森林方法能够有效地量化旱区城市扩展过程区位因素的基本特征,模型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达到0.97。同时,到城市中心距离对区域1980—2017年城市扩展过程影响最大,重要性达到42.62%。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重要性均大于10%。此外,所有区位因素对区域城市扩展过程的影响均存在尺度效应,其中地形、气候和河流对城市扩展过程影响的尺度效应相对比较明显。地形、气候和河流对大城市影响的重要性分别为27.17%、20.23%和8.12%,分别是其对小城市影响的4.02倍、3.91倍和2.36倍。因此,建议在旱区城市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约束作用,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
通过Web of Science高级检索与人工筛选获取截至2019年的切沟侵蚀定量研究文献,总结主要切沟侵蚀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切沟侵蚀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与非接触测量2大类,下分测针法等共8类,根据搭载平...
详细信息
通过Web of Science高级检索与人工筛选获取截至2019年的切沟侵蚀定量研究文献,总结主要切沟侵蚀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切沟侵蚀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与非接触测量2大类,下分测针法等共8类,根据搭载平台可细分为14种方法,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航空遥感解译法与卫星遥感解译法。各方法主要呈3种发展趋势:快速增加、先缓慢后快速增加、缓慢增加,分别以机载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立体摄影测量法、卫星遥感解译法与机载激光扫描法为代表。利用精度等9个指标对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不同方法的适用对象不同,断面测量法总体精度不高,但简易高效,可用于野外切沟快速调查;实时动态差分GPS精度高、速度快,是野外切沟测量的有效方法;SfM法相比传统摄影测量法优势明显;遥感解译法适合大尺度切沟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选择切沟侵蚀测量方法提供参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