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85 篇 期刊文献
  • 4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5 篇 理学
    • 137 篇 生态学
    • 123 篇 大气科学
    • 65 篇 地理学
    • 17 篇 地质学
    • 14 篇 地球物理学
  • 353 篇 工学
    • 120 篇 农业工程
    • 113 篇 水利工程
    • 10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6 篇 城乡规划学
    • 3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建筑学
  • 324 篇 农学
    • 22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3 篇 林学
    • 23 篇 畜牧学
    • 22 篇 草学
    • 18 篇 作物学
  • 113 篇 管理学
    • 62 篇 公共管理
    • 21 篇 工商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经济学
    • 31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16 篇 历史学
    • 15 篇 中国史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6 篇 法学
  • 5 篇 医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44 篇 气候变化
  • 37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2 篇 青藏高原
  • 29 篇 可持续发展
  • 25 篇 黄土高原
  • 22 篇 土地利用
  • 22 篇 中国
  • 21 篇 土壤侵蚀
  • 15 篇 影响因素
  • 14 篇 遥感
  • 12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12 篇 时空变化
  • 11 篇 城市化
  • 11 篇 人类活动
  • 11 篇 时空格局
  • 11 篇 土壤水分
  • 10 篇 地理探测器
  • 10 篇 水土保持
  • 10 篇 研究进展
  • 10 篇 降水

机构

  • 76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0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33 篇 北京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3 篇 中山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21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18 篇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 17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17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4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4 篇 西南大学
  • 13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2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2 篇 兰州大学
  • 12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1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5 篇 赵文武
  • 53 篇 刘焱序
  • 51 篇 宋长青
  • 41 篇 傅伯杰
  • 34 篇 程昌秀
  • 30 篇 张光辉
  • 29 篇 何春阳
  • 29 篇 高培超
  • 27 篇 史培军
  • 25 篇 王帅
  • 25 篇 叶思菁
  • 21 篇 黄庆旭
  • 20 篇 张科利
  • 20 篇 刘绍民
  • 19 篇 徐自为
  • 19 篇 张强
  • 19 篇 鲁瑞洁
  • 17 篇 刘宝元
  • 17 篇 邹学勇
  • 17 篇 沈石

语言

  • 82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825 条 记 录,以下是611-620 订阅
排序:
辽宁省农业气象干旱灾情时空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 第2期 85-91页
作者: 王旖旎 杜鹃 徐伟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随着气候暖干化趋势不断增强,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断扩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基于1991-2011年21个气象站点旱灾频次、受害程度、受害面积、受害百分比数据,在Matlab和Arc GIS软件平台采用倾向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纤维毯道路边坡防护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9年 第1期33卷 345-352页
作者: 刘宏远 刘亮 李秀军 张科利 罗建勇 王静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为系统评价植物纤维毯水土保持作用对不同雨强的响应以及改良土壤的作用,开展了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野外小区监测,在模拟降雨试验中,设计4个雨强,测试3种植物纤维毯,降雨历时均为60min。在降雨过程中以5min为间隔收集径流泥沙,并测定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60 a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极端气温和干旱事件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18年 第4期41卷 701-711页
作者: 薛海丽 张钦 唐海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和非参数百分法,结合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检验法,分析了1955—2015年内蒙古4个草原类型区(多伦、锡林浩特、海拉尔和四子王旗)温度和降水,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侵蚀模型在水土保持实践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年 第1期16卷 25-37页
作者: 谢云 岳天雨 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土壤侵蚀模型是土壤侵蚀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是指导水土保持实践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了美国经验模型USLE、中国经验模型CSLE、美国机理模型WEPP和几个代表性应用模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土壤侵蚀模型的应用案例,提出几方面启示:土壤侵蚀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18年 第11期33卷 1130-1141页
作者: 马芊红 张科利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因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而研究相对薄弱的地区。从侵蚀特征、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研究进展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水文集成模型ParFlow的黑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一地表水相互作用模拟研究
基于水文集成模型ParFlow的黑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一地表水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第六届地下水科学青年论坛
作者: 陆峥 胡锦华 张圆 李宗超 杨晨 杨晓帆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100012 普林斯顿大学高草甸环境研究所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美国普林斯顿08544
地下水一地表水相互作用是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地下水一地表水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流域牛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基于三维物理过程的开源、大规模并行模拟计算软件ParFlow求解紧密耦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乡村地域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 第11期39卷 70-76页
作者: 郑秋月 姜广辉 张瑞娟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目的]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和深化,以补充耕地面积为核心的单目标土地整治已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地域功能在土地整治中的引导作用愈发重要。[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结合平谷区乡村地域特色,拟从经济生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弱HSDI与强HSDI的区域可持续性评价——以中国环渤海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9年 第6期34卷 1285-1295页
作者: 杨洋 梅洁 何春阳 黄聪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青岛266100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可持续性评价是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HDI和HSDI的基础上,构建对环境重视程度不同的弱HSDI与强HSDI评价指数,以中国环渤海地区为例,揭示区域2000-2015年可持续性基本状态与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基本状态来看,环渤海地区各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地区荆条灌丛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异规律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 第9期43卷 825-833页
作者: 唐丽丽 杨彤 刘鸿雁 康慕谊 王仁卿 张峰 高贤明 岳明 张梅 郑璞帆 石福臣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30007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济南250100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太原03000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93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69
生境差异是影响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基于370个荆条(***)灌丛的野外调查样方,结合多元回归树(MRT)、显著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华北地区荆条灌丛及其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年 第11期49卷 1659-1696页
作者: 陈发虎 傅伯杰 夏军 吴铎 吴绍洪 张镱锂 孙航 刘禹 方小敏 秦伯强 李新 张廷军 刘宝元 董治宝 侯书贵 田立德 徐柏青 董广辉 郑景云 杨威 王鑫 李再军 王飞 胡振波 王杰 刘建宝 陈建徽 黄伟 侯居峙 蔡秋芳 隆浩 姜明 胡亚鲜 冯晓明 莫兴国 杨晓燕 张东菊 王秀红 尹云鹤 刘晓晨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0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北京10010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6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1000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西安710119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昆明650500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1300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 西安710061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