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51 篇 期刊文献
  • 30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79 篇 工学
    • 43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43 篇 农业工程
    • 333 篇 水利工程
    • 18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2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2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7 篇 城乡规划学
    • 1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5 篇 林业工程
  • 1,188 篇 理学
    • 491 篇 大气科学
    • 404 篇 生态学
    • 150 篇 地理学
    • 55 篇 地质学
    • 47 篇 地球物理学
  • 996 篇 农学
    • 65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39 篇 林学
    • 88 篇 作物学
    • 70 篇 畜牧学
    • 63 篇 草学
    • 42 篇 植物保护
  • 281 篇 管理学
    • 188 篇 公共管理
    • 3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2 篇 工商管理
    • 2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9 篇 经济学
    • 101 篇 应用经济学
    • 40 篇 理论经济学
  • 37 篇 医学
  • 27 篇 教育学
  • 19 篇 历史学
  • 17 篇 法学
  • 10 篇 艺术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75 篇 气候变化
  • 92 篇 中国
  • 83 篇 遥感
  • 71 篇 土地利用
  • 57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52 篇 土壤侵蚀
  • 46 篇 自然灾害
  • 45 篇 黄土高原
  • 44 篇 时空格局
  • 44 篇 青藏高原
  • 44 篇 可持续发展
  • 40 篇 时空变化
  • 37 篇 风险评估
  • 36 篇 城市化
  • 36 篇 降水
  • 30 篇 影响因素
  • 30 篇 研究进展
  • 30 篇 土壤水分
  • 29 篇 ndvi
  • 26 篇 变化趋势

机构

  • 2,60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12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189 篇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
  • 7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67 篇 北京大学
  • 55 篇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
  • 53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50 篇 武汉大学
  • 50 篇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
  • 40 篇 兰州大学
  • 38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7 篇 中山大学
  • 3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3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28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7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26 篇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
  • 2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25 篇 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52 篇 史培军
  • 95 篇 李宁
  • 85 篇 潘耀忠
  • 84 篇 赵文武
  • 81 篇 江源
  • 72 篇 孔锋
  • 65 篇 何春阳
  • 60 篇 刘焱序
  • 58 篇 康慕谊
  • 58 篇 张锦水
  • 56 篇 朱秀芳
  • 55 篇 顾卫
  • 53 篇 张科利
  • 53 篇 王静爱
  • 53 篇 谢云
  • 53 篇 李小雁
  • 53 篇 吕丽莉
  • 52 篇 刘宝元
  • 51 篇 宋长青
  • 51 篇 董文杰

语言

  • 2,85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2852 条 记 录,以下是2801-2810 订阅
排序:
北京市城市热岛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7年 第8期12卷 1476-1482页
作者: 宫阿都 陈云浩 李京 胡华浪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TM热红外遥感影像定量反演的城市地表温度为基础,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7年 第21期52卷 2535-2541页
作者: 朱文泉 潘耀忠 阳小琼 宋国宝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近来的气候变化对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生了综合影响. 通过对1982~1999年的中国陆地植被NPP及相应的气候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 (ⅰ) 中国近20 a来的气候变化使温度、降水、光照均朝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 其胁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春季沙尘暴频次与环流年际变率的相关分析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07年 第5期26卷 1023-1030页
作者: 毛睿 龚道溢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分析了近40年来华北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前秋、前冬和当年春季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重点是检查年际尺度上的相关。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上与沙尘暴频次有密切关系的环流因子包括:春季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PNA)、春季北太平洋指数(N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夏中北部风沙灾害潜在风险区域对比评价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07年 第5期16卷 1-8页
作者: 马育军 王静爱 李小雁 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对宁夏中北部地区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区域对比评价,结果表明:(1)银川市辖区西部、永宁县西部和惠农县为风沙灾害高风险区,石嘴山市辖区、贺兰县、盐池县和吴忠市辖区风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围栏禁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 第6期27卷 1225-1232页
作者: 闫玉春 唐海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采用样方法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围封26 a(E26)7、a(E7)2、a(E2)和未围封(G)样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高度、盖度、地上与地下生物量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研究围栏禁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26a样地具有最高的丰富度指数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IS支持下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遥感学报 2007年 第6期11卷 852-859页
作者: 胡德勇 李京 陈云浩 张锦水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滑坡预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空间、时间预测两个方面。基于统计模型进行区域评价与空间预测是滑坡灾害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预测结果往往依赖样本数量和空间分布等。本文以马来西亚金马伦高原为研究区,选择高程、坡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嫩江、哈尔滨两地48年来夏季降雨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07年 第6期29卷 25-31页
作者: 缪驰远 魏欣 孙雷 徐霞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文章基于嫩江、哈尔滨两地48年来的夏季降雨资料,分析了夏季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并选用Morlet小波对嫩江、哈尔滨两地夏季降雨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嫩江、哈尔滨近48年来夏季降雨量均成正态分布,且均有增加的趋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大青山哈拉沁沟流域中游草本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 2007年 第4期25卷 393-399页
作者: 徐广才 康慕谊 马敏 刘全儒 朱源 王好 郭雯雯 徐丹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100875
选取内蒙古哈拉沁沟流域中游草本植被进行调查取样和数量分析。通过野外工作获取研究区的植物种、群落特征和环境数据,并将野外所采样品进行实验室内常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植物群落分为5个群丛:百里香+羊草+细叶苔草群丛、蒙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湿地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探讨
收藏 引用
上海环境科学 2007年 第4期26卷 151-155页
作者: 蒋卫国 李京 陈云浩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减少速度也在加快,城市热岛效应也在加剧。文章分析了城市化对城市湿地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湿地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居民的危害;提出了保护城市湿地、缓解城市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质谱法测定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07年 第10期35卷 1455-1458页
作者: 李中平 陶明信 李立武 王作栋 杜丽 张明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选用NaHCO3配制了浓度分别为0.24、1.19、2.38和4.76 mmol/L的溶解无机碳(D IC)溶液,经过1h、4h、8h和24h不同平衡时间,建立了一种分析D IC碳同位素的方法。不同浓度的D IC样品与其母质NaHCO3的1δ3C值之间的差值仅为(0.20.5)‰。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