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 篇 教育学
    • 3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9 篇 教师培训
  • 9 篇 教师专业发展
  • 6 篇 在线学习
  • 6 篇 学习设计
  • 6 篇 混合式教学
  • 4 篇 混合式学习
  • 4 篇 教师研修
  • 3 篇 教学设计
  • 3 篇 互联网+
  • 2 篇 策略
  • 2 篇 培训成效
  • 2 篇 系统性文献综述
  • 2 篇 在线研修
  • 2 篇 专业发展
  • 2 篇 学习分析
  • 2 篇 慕课
  • 2 篇 联通主义学习
  • 2 篇 教学交互
  • 2 篇 临场感
  • 2 篇 滞后序列分析

机构

  • 3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
  • 2 篇 北京开放大学
  • 2 篇 奥鹏教育研究院
  • 2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1 篇 中央电化教育馆
  • 1 篇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教师研修网
  • 1 篇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江南大学
  • 1 篇 香港大学

作者

  • 29 篇 冯晓英
  • 17 篇 feng xiaoying
  • 9 篇 xiaoying feng
  • 6 篇 郭婉瑢
  • 5 篇 黄洛颖
  • 5 篇 何春
  • 5 篇 吴怡君
  • 5 篇 陈丽
  • 5 篇 曹洁婷
  • 4 篇 luoying huang
  • 4 篇 guo wanrong
  • 4 篇 林世员
  • 3 篇 li chen
  • 3 篇 wu yijun
  • 3 篇 张汇坷
  • 3 篇 郭璐文
  • 3 篇 骆舒寒
  • 3 篇 song jiaxin
  • 3 篇 jieting cao
  • 3 篇 王瑞雪

语言

  • 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分析与学习设计重点实验室"
3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互联网+”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深度质量评价的视角
收藏 引用
开放学习研究 2020年 第3期25卷 1-7页
作者: 冯晓英 宋琼 吴怡君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100083
"互联网+"时代,我国一系列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的出台,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对教师职后培训与专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深度质量评价的角度入手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培训与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时代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改革的趋势和策略
收藏 引用
终身教育研究 2021年 第2期32卷 13-19页
作者: 白蕴琦 冯晓英 陈丽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既给教育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遇。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服务的供给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供给内容由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供给单元由整体化转向碎片化,供给方式由集中面授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概念模型与实施路径
收藏 引用
中国远程教育 2023年 第10期43卷 41-50页
作者: 冯晓英 林世员 何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我国教师培训经历了“补数量”“补短板”“促发展”“促均衡”几个发展阶段,目前进入“促创新”的变革期。深化精准培训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培训要如何突破,如何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技术要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联通主义学习的联通支架设计与促进者角色转换
收藏 引用
开放学习研究 2022年 第5期27卷 17-26页
作者: 王志军 李爽 赵宏 谢浩 冯晓英 江南大学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 江苏无锡214122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2018年10月起国内首门cMOOC从第一期课程“‘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到第七期课程“‘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连续运行了七期。因为课程定位的不同,每一期都需要围绕网络建构、知识创生和“互联网+教育”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