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9 篇 期刊文献
  • 4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4 篇 教育学
    • 27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79 篇 管理学
    • 78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7 篇 法学
    • 1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政治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1 篇 历史学
    • 9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8 篇 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16 篇 美国
  • 14 篇 杜威
  • 12 篇 教育史
  • 11 篇 教育史研究
  • 9 篇 学科建设
  • 8 篇 学术自由
  • 8 篇 美国高等教育
  • 7 篇 教育思想
  • 6 篇 高等院校
  • 6 篇 《十人委员会报告》
  • 6 篇 教育史观
  • 5 篇 外国教育史
  • 5 篇 高等教育
  • 5 篇 现代教育
  • 5 篇 儿童观
  • 5 篇 全国教育协会
  • 5 篇 公立中学
  • 5 篇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 4 篇 教育史学科
  • 4 篇 洛克

机构

  • 35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浙江大学
  • 4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3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3 篇 杭州师范大学
  • 2 篇 柏林洪堡大学
  • 2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 2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2 篇 西昌学院

作者

  • 114 篇 张斌贤
  • 30 篇 王晨
  • 23 篇 郭法奇
  • 22 篇 孙邦华
  • 15 篇 于述胜
  • 15 篇 李子江
  • 13 篇 王慧敏
  • 13 篇 高玲
  • 12 篇 杨帆
  • 11 篇 钱晓菲
  • 9 篇 陈露茜
  • 8 篇 杜光强
  • 7 篇 孙益
  • 6 篇 季楚潇
  • 6 篇 施克灿
  • 6 篇 陈浩
  • 6 篇 吴婵
  • 6 篇 张铭雨
  • 5 篇 王俊明
  • 5 篇 吴式颖

语言

  • 3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3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儿童的发现:情感表达、哲学思索与科学探究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 第9期45卷 86-99页
作者: 王蓝慧 张斌贤 何灿时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基于儿童史、社会史和教育史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探讨欧美社会对儿童认识-评价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儿童观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这个过程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变,并由此催生了儿童的三次重大发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从古代社会对儿童的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出师德评价困境: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教研究 2024年 第9期 75-82页
作者: 阚维 施克灿 杜瑞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 北京100875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评价的主要困境在于评价指标缺乏整体性、过程简单化和人文性不足。其原因包括对师德师风内涵的研究不够充分、对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有待提高等。基于一系列有关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文件,确定高校师德师风综合评价指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教科书思维”与教育研究的平庸化
收藏 引用
现代大学教育 2024年 第6期40卷 28-33页
作者: 张斌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近40年是中国教育研究的黄金时代,但一直存在教育研究平庸化问题。教育研究平庸化的原因之一是以贪大、求全为基本特征的“教科书思维”。“教科书思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学科早期主要作为师范教育系科的教学科目而形成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教育学类本科专业教材的“顽疾”“病理”与“医治”
收藏 引用
大学教育科学 2024年 第6期 32-38页
作者: 张斌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近四十多年教育学类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在取得多方面显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知识性有余而学术性不足,教材仅介绍单方面知识而忽视不同观点的呈现,教材编写注重提供结论而轻视论证,教材编写缺乏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史阐释--《美国学大学史》译序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4年 第4期45卷 158-160页
作者: 王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虽然弗里德里克·鲁道夫自己在《美国学大学史》书后“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史”中将美国高等教育史的编撰起点追溯至1887年至1903年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赫伯特·巴克斯特·亚当斯指导编写的“美国教育史丛书”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形塑现代学校空间:对葛雷制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 47-57页
作者: 钱晓菲 张斌贤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杭州31112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作为贯彻进步主义教育精神与应用科学管理原则的典范,葛雷制一直备受关注,但已有研究更多聚焦课程与组织形式变革,未深入剖析其形塑现代学校空间的早期探索。在葛雷制实验中,空间重构是实现课程、教学与组织方式变革的关键性前提条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父母义务、社会责任与儿童教育:洛克教育思想辨析(二)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 2023年 第7期44卷 87-97页
作者: 张斌贤 王聿闻 季楚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基于洛克教育文献的重新解读,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教育史学界关于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和贫民子弟教育思想的“定评”值得商榷。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在亲子关系疏离的17世纪末是一种崭新的观念。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儿童的发现与再发现:洛克教育思想辨析(三)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 2023年 第12期44卷 79-89页
作者: 张斌贤 王聿闻 季楚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基于对洛克著作的重新解读,从洛克儿童观的经验(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基本含义来看,洛克强调亲子之间的平等关系与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重视儿童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儿童人格,关注儿童身体健康,注重兴趣在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由教育革新与民主社会重建:阿德勒派迪亚教育实验
收藏 引用
比较教育研究 2023年 第7期45卷 66-75页
作者: 王晨 景珊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派迪亚教育实验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的一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是阿德勒晚期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美国代表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之一,其影响持续至今。派迪亚教育实验体现了阿德勒对自由教育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演论教育意涵的演变:从赫尔巴特到杜威
收藏 引用
大学教育科学 2023年 第1期 114-127页
作者: 张斌贤 何灿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875
复演论是18世纪至20世纪前期西方思想文化界盛行的历史文化观念和儿童发展理论,对欧美国家近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国内教育学界对此虽有所涉猎,但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基于较为充分的文献史料,通过梳理从维科、莱辛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