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 篇 文学
    • 2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法学
    • 3 篇 民族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 篇 中国
  • 2 篇
  • 2 篇 教材
  • 2 篇 俄罗斯
  • 2 篇 诗人
  • 2 篇 民俗学
  • 2 篇 市场经济
  • 2 篇 现代化
  • 2 篇 跨学科
  • 1 篇 文学鉴赏能力
  • 1 篇 空间意识建构
  • 1 篇 布宁
  • 1 篇 仁伯
  • 1 篇 核心素养
  • 1 篇 个人生活史
  • 1 篇 阿列克谢
  • 1 篇 黑砖窑事件
  • 1 篇 文艺理论
  • 1 篇 反思空间
  • 1 篇 才能

机构

  • 2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9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6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博士生导师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湖州师范学院
  • 1 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副...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湛江师范学院
  • 1 篇 博士研究生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北师大文学院
  • 1 篇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
  • 1 篇 大连教育学院
  • 1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1 篇 燕山大学
  • 1 篇 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 篇 汪介之
  • 3 篇 陶东风
  • 3 篇 郑国民
  • 3 篇 刘铁梁
  • 2 篇 高永年
  • 2 篇 he zhongming
  • 2 篇 王晖
  • 2 篇 萧放
  • 2 篇 陈书录
  • 2 篇 贺仲明
  • 2 篇 王光明
  • 2 篇 过常宝
  • 2 篇 张清华
  • 2 篇 钟振振
  • 2 篇 王向远
  • 2 篇 tao dongfeng
  • 1 篇 jiang he-you
  • 1 篇 黄志军
  • 1 篇 于翠玲
  • 1 篇 王德胜

语言

  • 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二○○八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序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09年 第1期 71-79页
作者: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我读完这部短篇小说的年度选本,必须要将纷杂的感受提炼成某种说法的时候,我最终想起了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发现睢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这句看起来并不惊人的话,其实赋予了小说以独有的使命,也赋予了这些作品以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末民初的文论体制化——以课程和教材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 第3期38卷 87-94页
作者: 陈雪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文论体制化作为晚清民初以来民族国家文化教育建设的一环,主要是用国家权力和知识教育的形式,将文化分化的、以西方文教为样板的现代文学反思话语固化起来的过程。文论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科建制、课程设置和相关的教材著译。从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学刊 2019年 第1期 58-63页
作者: 任翔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了解中华文化知识、把握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据此目标,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文化知识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两分阐释模式——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演变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13年 第6期 67-72页
作者: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红皮本"文学史作为思想和批判运动的产物,不再引起文学史研究者更多的兴趣。该文学史在对许多文学作品的阐释中无视文学本身的特性,将阶级立场作为分析文学作品的首要依据,也显得荒唐。但是其关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分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方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 2012年 第2期 48-50页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100875
地方文化研究是地方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文化研究中应该重视从三个维度研究:一、超越地方的文化研究,从文化整体、文化联系、历史过程三方面考察地方文化;二、微观与综合的地方文化研究,重视地方社会历史文化资料搜集整理,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论《周易》卦爻辞的来源和特征
收藏 引用
求索 2007年 第10期 165-167页
作者: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周易》是由巫卜人员根据多种占卜方式编纂而成的,它的卦爻辞中包括了象占、谣占、史事和占筮实录等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周易》的卦爻辞显得颇为杂乱,甚至有些相互抵牾,但《周易》的文体也由此表现出以象征和历史比附为主的多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08年 第4期 24-39页
作者: 刘铁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现代科学的中国民俗学,从1918年正式诞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90年当中,民俗学的研究活动曾发过多次中断或者目标转移的情况,前前后后参加进来的学者们对于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的认识也多有不同,因此,如何梳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时代的中国书写——《二○○八中国最佳中篇小说》序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09年 第1期 61-70页
作者: 何言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不知道是由于怎样的话题,谢冕先很开心地说起一位前辈诗人在题赠给他的一本书中,尊他为“谢冕选家”。身为一位著名学者和著名的诗歌批评家,谢冕先很特别地开心于被称为“选家”,我想,一定是由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态与心态研究论纲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08年 第3期 191-198页
作者: 杨洪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社群(社团和流派),其发发展是一个整合的文化态,而并非是单一的纯文学或社会政治的组织行为。同时,文学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作家聚散更有来自心理的因素和其精神的联系,并且这一聚散心理和精神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罗斯文学与现代化转型之关系的历史回望
收藏 引用
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1期 118-125页
作者: 汪介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俄罗斯文学既是俄罗斯民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以其特有的方式见证和参与了这一进程。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如东西方之间的道路选择,知识阶层价值与作用的认定和发挥,以及同现代化的方式和后果相关的忧患意识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