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4 篇 期刊文献
  • 8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7 篇 工学
    • 13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1 篇 水利工程
    • 1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农业工程
    • 11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土木工程
  • 203 篇 理学
    • 85 篇 大气科学
    • 38 篇 生态学
    • 25 篇 地理学
    • 24 篇 地质学
    • 17 篇 地球物理学
    • 7 篇 数学
    • 6 篇 海洋科学
    • 4 篇 生物学
    • 4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86 篇 农学
    • 5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7 篇 作物学
    • 16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林学
  • 33 篇 管理学
    • 20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6 篇 经济学
    • 2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30 篇 自然灾害
  • 24 篇 气候变化
  • 22 篇 中国
  • 17 篇 风险评估
  • 13 篇 洪涝灾害
  • 13 篇 时空格局
  • 12 篇 遥感
  • 11 篇 风险管理
  • 10 篇 脆弱性
  • 9 篇 热带气旋
  • 9 篇 干旱
  • 9 篇 灾害
  • 8 篇 汶川地震
  • 8 篇 台风
  • 8 篇 直接经济损失
  • 8 篇 城市化
  • 8 篇 重现期
  • 8 篇 风险
  • 8 篇 间接经济损失
  • 8 篇 信息扩散

机构

  • 40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08 篇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
  • 86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27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16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15 篇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 13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1 篇 武汉大学
  • 10 篇 兰州大学
  • 10 篇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
  • 10 篇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
  • 10 篇 内蒙古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 篇 湖南省气象局
  • 6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5 篇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
  • 5 篇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
  • 5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5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83 篇 李宁
  • 83 篇 史培军
  • 43 篇 吴吉东
  • 31 篇 马玉贞
  • 28 篇 方伟华
  • 27 篇 张鹏
  • 23 篇 黄崇福
  • 20 篇 刘雪琴
  • 20 篇 蒋卫国
  • 19 篇 李春华
  • 18 篇 汪明
  • 18 篇 孔锋
  • 17 篇 徐伟
  • 17 篇 张强
  • 16 篇 王维
  • 16 篇 刘连友
  • 16 篇 程昌秀
  • 15 篇 方建
  • 14 篇 吉中会
  • 13 篇 武建军

语言

  • 44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42 条 记 录,以下是331-340 订阅
排序:
灾害风险科学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灾害风险科学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收藏 引用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作者: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介绍了灾害风险科学的现状与前沿问题,提出巨灾划分的标准,阐述了灾害形成机理与过程;展现了世界自然灾害格局与我国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向,以及国内外防灾减灾的趋势与挑战;提出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即:全面提高应对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DEA的湖南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 第3期28卷 310-314页
作者: 李春华 江莉佳 熊赛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 长沙410004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中国城市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缓解目前中国人多地少、供地紧张的矛盾。以湖南省的14个市(州)城区作为评价对象,结合地区特点建立指标体系,首先选取2009年湖南各城市土地利用的截面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株潭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 第32期28卷 222-228页
作者: 李春华 胡倞 江莉佳 吴立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 长沙410004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410080
以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8、2001、2004、2007年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Costanza方法,以此研究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998—2007年间,耕地、园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土地利用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概率潜语义分析模型的高光谱影像层次聚类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年 第9期31卷 2471-2475页
作者: 易文斌 慎利 齐银凤 唐宏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116 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河南焦作454010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将概率潜语义分析模型(PLSA)应用于高光谱影像聚类,提出一种基于语义信息的影像聚类方法。首先,利用ISODATA算法获取影像的初次聚类结果,从而形成PLSA模型中的视觉词;其次,利用影像分割算法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分割,并将分割体作为PLSA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夜间热红外光谱的地下煤火监测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年 第2期31卷 357-361页
作者: 蒋卫国 武建军 顾磊 杨波 陈强 刘晓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100048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地下煤火燃烧在地表和近地面形成温度高于其周围环境的区域,可用热红外遥感技术监测地下煤火高温度区及热异常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乌达煤田火区为例,探索了利用不同季节夜间ASTER热红外光谱进行地下煤火监测方法。采样TES-ADE算法反演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象条件对地下煤火浅层温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 2011年 第8期36卷 1334-1341页
作者: 刘晓晨 武建军 刘明 蒋卫国 顾磊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100037
选择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中的18号火区作为研究区域,对浅层测温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量化分析了降水量、气温、风速3个气象要素与地下煤火浅层温度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地下煤火浅层温度变化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中西地区土壤紧实度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11年 第6期20卷 19-26页
作者: 李宁 刘雪琴 张鹏 温玉婷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沙尘暴的发生与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密不可分,下垫面要素中土壤紧实度等地表状况指标是沙尘暴灾害下垫面因子的危险度研究的重要内容。选取沙尘暴源地的内蒙古中西地区为研究区域,于2004年4月进行了土壤紧实度实地采样,对获取的3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生植物构型及其与抗风蚀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1年 第2期30卷 357-362页
作者: 屈志强 刘连友 吕艳丽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教育部-民政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沙生植物在风蚀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的适应结果使其形成了特定的构型特征。构型特征不同,其抗风蚀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过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个体或群体组合,探讨沙生植物对近地面流场的影响和固阻沙作用。对于构型特征,主要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三角地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11年 第4期20卷 77-83页
作者: 陈文方 徐伟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中国长三角地区由于濒临西北太平洋,成为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灾害风险理论,将该地区16个地级市的140个县(包括一般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作为研究单元,对台风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选用台风大风和台风降雨等10个指标,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险分析基本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11年 第5期20卷 1-10页
作者: 黄崇福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100875
面对未来不利事件的不确定性,对其情景的认识只能进行风险分析。人们研究出了许多的风险分析方法,但基本方法只有5种:发生概率计算法、暴露评价法、危险辨识法、期望值计算法和经验合成法。它们的共同点是:(1)明确具体风险内涵,框定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