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0 篇 期刊文献
  • 2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9 篇 工学
    • 7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0 篇 水利工程
    • 40 篇 农业工程
    • 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8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冶金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78 篇 理学
    • 62 篇 生态学
    • 5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化学
    • 4 篇 地理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58 篇 农学
    • 5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林学
  • 24 篇 管理学
    • 23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14 篇 可持续发展
  • 11 篇 水资源
  • 11 篇 土壤
  • 8 篇 数值模拟
  • 7 篇 水环境
  • 6 篇 包气带
  • 6 篇 土壤污染
  • 6 篇 地下水
  • 6 篇 黄河
  • 6 篇 生态环境
  • 5 篇 地理信息系统
  • 5 篇 生物降解
  • 5 篇 水质
  • 5 篇 石油类污染物
  • 5 篇 南极
  • 4 篇 分布
  • 4 篇 重金属
  • 4 篇 水-气二相流
  • 4 篇 土壤侵蚀
  • 4 篇 毒性

机构

  • 18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3 篇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
  • 7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5 篇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
  • 5 篇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3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3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3 篇 广东省环境辐射研...
  • 3 篇 焦作市环境科学研...
  • 3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2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
  • 2 篇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
  • 2 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
  • 2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2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作者

  • 48 篇 杨志峰
  • 32 篇 陈家军
  • 26 篇 王红旗
  • 19 篇 王金生
  • 14 篇 何孟常
  • 13 篇 沈珍瑶
  • 12 篇 王华东
  • 12 篇 杨居荣
  • 11 篇 刘昌明
  • 11 篇 李书绅
  • 11 篇 刘虹
  • 9 篇 郝芳华
  • 9 篇 李巍
  • 8 篇 齐永强
  • 8 篇 赵俊琳
  • 8 篇 夏星辉
  • 7 篇 刘红
  • 7 篇 查燕
  • 6 篇 云影
  • 6 篇 欧阳威

语言

  • 1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年 第3期11卷 93-95页
作者: 彭盛华 翁立达 赵俊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武汉430051
本文论述了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提出了中国实现可持续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的主要对策。
来源: 评论
~3H和^(99)Tc在黄土中的迁移特性比较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3年 第6期24卷 48-53页
作者: 王金生 郭敏丽 刘春立 李书绅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太原030006
3 H和99Tc是低中放废物处置中 2个重要的核素 ,在处置场的安全评价中十分重要 .由于介质对3 H和99Tc的吸附较弱 ,常忽略其滞留性 ,并用3 H标定地下水的流速 .野外实验表明 :在包气带中 ,黄土对99Tc的吸附大于3 H ;在含水层中 ,黄土对3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流突发性二元重金属复合污染暴露风险研究———以东江下游为例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3年 第1期31卷 13-23页
作者: 刘静 刘仁志 邹长新 林乃峰 张瀚文 张志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4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所 北京100012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45
Ⅱ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事件是威胁人群健康、河流生态和财产安全的主要环境风险之一.对突发性重金属急性联合暴露风险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河流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决策科学性.针对宏观尺度上缺乏突发性重金属复合污染联合效应研究的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节水型社会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04年 第6期26卷 83-89页
作者: 陈莹 赵勇 刘昌明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44
该文分别考虑了包括节水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在构建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节水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对各个体指标的发展趋势和与国外的用水水平进行横向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几种氯代烃的光催化降解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 第2期33卷 270-274页
作者: 陈翔 许嘉琳 张铁垣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100875
在紫外光源-TiO2半导体催化剂体系中,对环境中需优先控制污染物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降解过程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依据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出了催化剂投加量、氯代烃种类对降解速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污染作物籽实中As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初探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 第4期11卷 625-628页
作者: 何孟常 杨居荣 查燕 宋薇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100081
对水稻和小麦籽实中As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加工去除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As在谷物各结构部位中的分布不均 ,在水稻籽实中浓度分布顺序为胚 >种皮 >颖壳 >胚乳 ,小麦中As的浓度分布顺序为胚 >种皮 >胚乳 ;As在各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石油生物降解影响因子正交实验分析
收藏 引用
重庆环境科学 2002年 第2期24卷 29-32页
作者: 齐永强 王红旗 郭淼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之后 ,多种因素同时制约着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为了定量化各因素对彼此的影响 ,探求促进正向作用、抑制负向作用的途径 ,为各因素制定适宜的施用时间顺序以及施用量 ,以最大限度地加快降解速度 ,笔者设计了本文中的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包气带中^(85)Sr迁移的浓度双峰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1999年 第6期19卷 556-560页
作者: 王金生 李书绅 杨志峰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山西太原030006
为了深入研究核素在地质介质中的迁移规律,为低中放废物近地表处置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开展了在黄土包气带人工喷淋条件下,85Sr、60Co和134Cs的加速迁移试验经过两年多的示踪试验,发现85Sr在迁移过程中,出现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州城市建筑对气溶胶扩散阻碍作用的遥感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3年 第3期23卷 306-310页
作者: 杨胜天 杨志峰 朱启疆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应用遥感方法提取了广州城市上空的大气气溶胶分布信息和城市建筑容积率信息 ;从大气气溶胶与城市建筑容积率空间相关性和大气气溶胶与建筑容积率分级关系两个方面 ,分析了广州城市建筑对大气气溶胶扩散的阻碍作用 ,证明广州城市建筑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放射性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的环境问题
收藏 引用
地质通报 2002年 第3期21卷 163-165页
作者: 沈珍瑶 程金茹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山西太原030006
基于“多重屏障原理”的深地质处置是国内外公认的处置高放射性核废物的合适方法。本文从处置库建造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处置库反作用两方面探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涉及的有关环境问题,并指出为确保处置库的长期安全性,必须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