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1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0 篇 工学
    • 6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2 篇 水利工程
    • 25 篇 农业工程
    • 6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矿业工程
  • 63 篇 理学
    • 52 篇 生态学
    • 3 篇 地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地质学
  • 45 篇 农学
    • 4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林学
  • 12 篇 管理学
    • 12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13 篇 可持续发展
  • 9 篇 水资源
  • 8 篇 数值模拟
  • 7 篇 水环境
  • 6 篇 黄河
  • 5 篇 包气带
  • 5 篇 地下水
  • 5 篇 水质
  • 5 篇 石油类污染物
  • 4 篇 水-气二相流
  • 4 篇 毒性
  • 4 篇 中国
  • 4 篇 水库
  • 4 篇 土壤
  • 4 篇 结合形态
  • 4 篇 环境影响评价
  • 4 篇 广州市
  • 4 篇 有机污染物
  • 4 篇 南极
  • 3 篇 分布

机构

  • 14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1 篇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
  • 6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5 篇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
  • 3 篇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3 篇 广东省环境辐射研...
  • 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
  • 2 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
  • 2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市环保技术培...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日本农业环境技术...
  • 1 篇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山西省水利干部学...

作者

  • 39 篇 杨志峰
  • 27 篇 陈家军
  • 17 篇 王金生
  • 17 篇 王红旗
  • 14 篇 何孟常
  • 13 篇 沈珍瑶
  • 12 篇 杨居荣
  • 11 篇 王华东
  • 9 篇 李书绅
  • 9 篇 刘虹
  • 8 篇 郝芳华
  • 8 篇 赵俊琳
  • 8 篇 夏星辉
  • 7 篇 查燕
  • 7 篇 李巍
  • 6 篇 陈飞星
  • 6 篇 刘红
  • 6 篇 许嘉琳
  • 5 篇 刘昌明
  • 5 篇 wang hongqi

语言

  • 1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年 第6期30卷 105-109页
作者: 王丽 王金生 林学钰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是目前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模拟可以确定地下水系统中的水化学演化过程,揭示地球深部的水循环机理。同位素方法的使用、模型的完善及模拟程序的不断升级,使得模拟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重点概述了水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影响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研究——以宋芳屯油田为例
收藏 引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年 第2期29卷 38-41,48页
作者: 李顺 王红旗 陈家军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本文在多级模糊评价的基础上 ,结合油田开发建设工程涉及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与之相适合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并以宋芳屯油田为例 ,研究了二级评价中参评要素。
来源: 评论
锑(Ⅲ)在合成性δ态-MnO_2表面的氧化机理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3年 第4期23卷 483-487页
作者: 何孟常 季海冰 赵承易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100875
研究了锑 (Ⅲ )在合成性δ态 二氧化锰表面之间发生的氧化反应动力学过程 ,当pH =5 .4时 ,锑 (Ⅲ )的吸附和氧化速率很快 .氧化产物锑 (Ⅴ )释放速度也很快 ,但还原产物Mn(Ⅱ )速度较慢 .pH对氧化作用影响很大 。
来源: 评论
退役尾矿坝的环境安全问题分析
收藏 引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年 第2期31卷 50-53页
作者: 郭敏丽 王金生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退役后的尾矿坝是否安全,主要决定于坝体和坝基的渗漏、坝体土的渗透变形和坝体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以东北地区754矿尾矿坝为例,对退役尾矿坝的环境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对退役尾矿坝的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核素经地下水迁移对环境影响预测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0年 第2期20卷 162-167页
作者: 王金生 杨志峰 李书绅 王志明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CIRP) 太原030006
研究了我国某民用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核素迁移的途径,对核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计算.假定正常释放或一次降水量达到600mm,处置场底浸泡一个月,存在6m的包气带时,对该处置场处置的7种核素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包气带是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轻质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强化技术
收藏 引用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年 第5期4卷 47-51页
作者: 李玮 陈家军 郑冰 智天翼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综述了土壤 -地下水系统中轻油污染物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生物通风、生物喷射和生物啜食 )的研究进展 ,对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研究背景、工程应用及影响因素等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 。
来源: 评论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年 第3期11卷 93-95页
作者: 彭盛华 翁立达 赵俊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武汉430051
本文论述了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提出了中国实现可持续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的主要对策。
来源: 评论
~3H和^(99)Tc在黄土中的迁移特性比较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3年 第6期24卷 48-53页
作者: 王金生 郭敏丽 刘春立 李书绅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太原030006
3 H和99Tc是低中放废物处置中 2个重要的核素 ,在处置场的安全评价中十分重要 .由于介质对3 H和99Tc的吸附较弱 ,常忽略其滞留性 ,并用3 H标定地下水的流速 .野外实验表明 :在包气带中 ,黄土对99Tc的吸附大于3 H ;在含水层中 ,黄土对3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流突发性二元重金属复合污染暴露风险研究———以东江下游为例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3年 第1期31卷 13-23页
作者: 刘静 刘仁志 邹长新 林乃峰 张瀚文 张志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4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所 北京100012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45
Ⅱ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事件是威胁人群健康、河流生态和财产安全的主要环境风险之一.对突发性重金属急性联合暴露风险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河流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决策科学性.针对宏观尺度上缺乏突发性重金属复合污染联合效应研究的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几种氯代烃的光催化降解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 第2期33卷 270-274页
作者: 陈翔 许嘉琳 张铁垣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100875
在紫外光源-TiO2半导体催化剂体系中,对环境中需优先控制污染物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降解过程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依据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出了催化剂投加量、氯代烃种类对降解速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