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8 篇 期刊文献
  • 3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2 篇 理学
    • 100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83 篇 医学
    • 54 篇 临床医学
    • 1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1 篇 农学
    • 57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兽医学
  • 32 篇 工学
    • 2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题

  • 16 篇 细胞增殖
  • 14 篇 基因表达
  • 9 篇 细胞周期
  • 8 篇 细胞凋亡
  • 5 篇 结核分枝杆菌
  • 5 篇 基因克隆
  • 5 篇 肌动蛋白
  • 5 篇 中心体
  • 5 篇 三尖杉酯碱
  • 5 篇 蛋白激酶
  • 5 篇 hela细胞
  • 5 篇 毒素-抗毒素系统
  • 4 篇 拟南芥
  • 4 篇 cdk4
  • 4 篇 pkcα
  • 4 篇 人胃癌细胞
  • 4 篇 p15rs
  • 4 篇 cenp-b
  • 4 篇 乳腺癌
  • 4 篇 紫龙金

机构

  • 17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5 篇 川北医学院
  • 4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芝加哥大学
  • 2 篇 教育部细胞增殖与...
  • 2 篇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2 篇 山西大同大学
  • 2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 2 篇 山西中医药大学
  • 2 篇 国立新加坡大学
  • 2 篇 北京医科大学第二...
  • 2 篇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
  • 2 篇 温州医科大学
  • 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
  • 1 篇 candida albicans...

作者

  • 63 篇 王永潮
  • 32 篇 柳惠图
  • 16 篇 彭安
  • 16 篇 张伟
  • 15 篇 桑建利
  • 13 篇 张俊杰
  • 10 篇 任海云
  • 10 篇 何大澄
  • 9 篇 黄凌云
  • 8 篇 张焕相
  • 8 篇 罗松
  • 7 篇 林海燕
  • 6 篇 曾灵芳
  • 6 篇 高萍
  • 6 篇 张晓嫣
  • 6 篇 宋长城
  • 6 篇 王世峰
  • 6 篇 王向阳
  • 6 篇 李万杰
  • 6 篇 赵晖

语言

  • 18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Pup-蛋白酶体系统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
收藏 引用
生物生物物理进展 2023年 第4期50卷 725-739页
作者: 戴炜 李梦淼 张俊杰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连116081
Pup-蛋白酶体系统(Pup-proteasome system,PPS)是原核生物的一种翻译后蛋白质修饰降解体系,在去酰胺酶(deamidase of Pup,Dop)和蛋白酶体辅助因子A(proteasome accessory factorA,PafA)两种酶的作用下,原核生物类泛素蛋白(prokaryotic 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毒素-抗毒素系统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版) 2023年 第4期59卷 513-527页
作者: 周世文 张俊杰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系统(简称TA系统)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质粒中,它们由2种基本元件组成:稳定的毒素,其作用是抑制与细菌生长相关的关键环节,如DNA的复制、mRNA的稳定性、蛋白翻译和代谢调控等;不稳定的抗毒素,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因编码的细胞器钙指示剂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生命科 2024年 第8期54卷 1386-1407页
作者: 谷文佳 钟梓铱 张涵涵 张晓嫣 王友军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抗性基因资源与分子发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真核细胞中的内质网、线粒体等含钙细胞器,是细胞钙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这些细胞器中的钙离子动态稳态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与化钙探针相比,细胞器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编码的钙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Ca^(2+)indica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6A修饰对黑腹果蝇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版) 2023年 第4期59卷 558-563页
作者: 刘心雨 孙林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抗性基因资源与分子发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常见的甲基化修饰形式,在mRNA剪接、降解和翻译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6A修饰可通过调节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影响细胞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其中包括生物的性别决定过程.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运用BioID技术筛选S100A7互作蛋白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2年 第8期42卷 52-62页
作者: 王俊豪 孔菲 李允广 刘进 胡恩泽 王睿 黄凌云 肖雪媛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目的:通过邻近生物素鉴定(BioID)技术筛选S100A7互作蛋白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邻近生物素BioID和质谱相结合的方法,筛选S100A7互作蛋白。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共沉淀方法,对相互作蛋白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对,通过BioID技术共获得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A200蛋白酶体介导蛋白质降解的功能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生命科 2022年 第8期52卷 1129-1136页
作者: 姜天霞 邱小波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蛋白酶体是一种由几十个亚基组成的庞大蛋白质复合物,负责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时、高效和不可逆地降解,因而调控众多关键的生命活动.同时,蛋白酶体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目前已经有多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癌和套细胞淋巴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utotaxin表达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
收藏 引用
中国科:生命科 2022年 第8期52卷 1148-1162页
作者: 张地 张俊杰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Autotaxin(ATX)是催化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生成的关键酶,LPA可以与细胞膜上至少6种G蛋白偶联受体(称为LPA受体1-6)结合,激活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TX的表达在转录、转录后分泌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utotaxin-LPA轴在肥胖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生物生物物理进展 2021年 第7期48卷 768-778页
作者: 尹楠 张俊杰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生物活性脂质分子,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LPA受体(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s,LPARs)结合参与调控细胞生命活动,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分泌型糖蛋白Autotaxin(ATX)...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蛋白H3K36位点甲基转移酶识别组蛋白底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版) 2022年 第3期58卷 400-407页
作者: 曹英华 王占新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的甲基化修饰在染色质上含量丰富,与活跃转录以DNA损伤修复等重要生理过程相关.H3K36位点可以被一甲基化、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3种形式修饰,目前已知的负责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修饰的人源蛋白是SETD2,负责组蛋白H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研究生实验细胞转染技术结合斑点免疫印迹技术的实验探索
收藏 引用
教育进展 2024年 第1期14卷 800-805页
作者: 黄凌云 张健翔 刘进 窦非 张晓嫣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在研究生组织细胞培养实验中,细胞转染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实验方案使用携带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转染细胞后,可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定性分析转染是否成功并粗略计算转染效率,但对于没有荧光标记的细胞转染结果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