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6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1 篇 农学
    • 4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4 篇 林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57 篇 理学
    • 25 篇 生态学
    • 13 篇 大气科学
    • 7 篇 地理学
    • 7 篇 地质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57 篇 工学
    • 27 篇 水利工程
    • 27 篇 农业工程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8 篇 毛乌素沙地
  • 8 篇 沙漠化
  • 8 篇 土壤风蚀
  • 7 篇 青藏高原
  • 6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生物结皮
  • 6 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5 篇 风蚀坑
  • 5 篇 中国
  • 4 篇 塔克拉玛干沙漠
  • 4 篇 库姆塔格沙漠
  • 4 篇 沉积物
  • 4 篇 粒度
  • 4 篇 风洞实验
  • 4 篇 生物土壤结皮
  • 4 篇 沙质草地
  • 4 篇 物源
  • 4 篇 动态变化
  • 4 篇 农田
  • 3 篇 凝结水

机构

  • 14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1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10 篇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
  • 9 篇 佛山大学
  • 8 篇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
  • 8 篇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
  • 5 篇 河北经贸大学
  • 5 篇 山西大学
  • 4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
  • 4 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
  • 4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4 篇 烟台师范学院
  • 3 篇 河北工程大学
  • 3 篇 韶关学院

作者

  • 18 篇 哈斯
  • 15 篇 张春来
  • 13 篇 邹学勇
  • 13 篇 严平
  • 12 篇 伍永秋
  • 12 篇 王仁德
  • 12 篇 高尚玉
  • 10 篇 李森
  • 9 篇 李庆
  • 9 篇 刘连友
  • 8 篇 哈斯额尔敦
  • 8 篇 于云江
  • 8 篇 吴永胜
  • 7 篇 赵婧妍
  • 6 篇 李双权
  • 6 篇 吴波
  • 6 篇 鲁瑞洁
  • 5 篇 苏志珠
  • 5 篇 董光荣
  • 5 篇 杜会石

语言

  • 1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沙漠与沙区资源研究所"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毛乌素沙地南缘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发育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18年 第2期38卷 339-344页
作者: 吴永胜 尹瑞平 田秀民 哈斯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之后,有植物定植的沙丘表面广泛发育了生物结皮。揭示不同类型人工植被与生物结皮发育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受损荒漠系统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区不同类型人工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呼伦贝尔沙地风蚀坑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18年 第4期38卷 724-733页
作者: 周炎广 陈惠中 管超 李红悦 祁兴芬 哈斯额尔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
对呼伦贝尔沙地现代风蚀坑表层沙质沉积物与坑后沙丘垂直剖面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讨论了坑后沙丘剖面的形成过程及风成沙粒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地风蚀坑表面及坑后沙丘剖面沉积物粒径以细沙和中沙为主;风蚀坑表面沉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19年 第4期39卷 113-128页
作者: 王仁德 李庆 常春平 郭中领 李继峰 张春来 邹学勇 吴永胜 周娜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石家庄05001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050024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00
野外测量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土壤风蚀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一系列土壤风蚀野外测量仪器与技术。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野外测量仪器和技术并不相同,这给研究结果的比较与集成造成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模式现状与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20期39卷 7333-7343页
作者: 王聪 伍星 傅伯杰 韩兴国 陈亚宁 王克林 周华坤 冯晓明 李宗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控制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恢复已成为重要议题。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广泛,生态系统退化显著,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已开展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态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尼龙网方格沙障风沙流携沙粒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18年 第1期38卷 76-84页
作者: 黎小娟 周智彬 李宁 鲁晶晶 丁新原 朱海 王利界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为了探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尼龙网方格沙障对风沙流携沙粒度的空间分异作用,于2015年4—6月,选取裸沙地和尼龙网2种下垫面,利用方口集沙仪和全方位集沙仪分别收集风沙流中垂直高度层中2~100cm和16个方位的输沙量,利用BT-2001激光粒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65—2016年青藏高原关键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 第5期54卷 659-665页
作者: 李庆 张春来 王仁德 周娜 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5002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00
选取1965—2016年青藏高原79个气象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均风速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方法,探讨了近52a来青藏高原气温、降水、风速等关键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沙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2a来青藏高原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区划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18年 第4期38卷 690-700页
作者: 李庆 张春来 周娜 沈亚萍 伍永秋 邹学勇 李姣 贾文茹 王雪松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石家庄05002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21
利用野外调查数据、遥感影像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及遥感解译标志。以此为基础,选取目视解译法监测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面积392 913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定沙丘风蚀坑风沙动力学观测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16年 第9期71卷 1562-1570页
作者: 孙禹 杜会石 哈斯额尔敦 刘美萍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吉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吉林四平136000
风蚀坑是固定沙丘活化的标志,也是沙漠化的首要环节。本文利用三杯风速仪、风向标及阶梯式集沙仪,对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固定沙丘风蚀坑的气流及输沙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气流进入风蚀坑后,经历了扩散减速—辐合加速—分离减速—逐渐恢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沙漠化的过去与未来
收藏 引用
科技纵览 2017年 第9期 76-77页
作者: 伍永秋 张春来 杜世松 李庆 谭利华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
在国家973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1课题“青藏高原沙漠化格局与变化"的支持下,研究团队借助野外调查、风沙剖面观察与采样、室内绝对年代和环境代用指标测试、遥感影像判读、相关资料分析等手段,对青藏高原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农田的固沙效应及其微观机理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17年 第3期37卷 421-430页
作者: 李裕瑞 范朋灿 曹智 陈玉福 刘彦随 王欢元 刘怀华 马锋 万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北京师范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北京100875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陕西榆林719000 榆林市气象局 陕西榆林719000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及其工程化核心技术的提出与应用,为毛乌素沙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推进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前期研究对利用层面的技术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取得显著进展,而在潜在风险层面特别是关于复配土壤的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