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0 篇 期刊文献
  • 7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1 篇 工学
    • 226 篇 土木工程
    • 188 篇 建筑学
    • 6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0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9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理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6 篇 抗震性能
  • 31 篇 有限元分析
  • 17 篇 数值模拟
  • 12 篇 力学性能
  • 11 篇 再生混凝土
  • 7 篇 装配式
  • 7 篇 桥梁工程
  • 6 篇 动力响应
  • 6 篇 振动台试验
  • 6 篇 承载力
  • 6 篇 建筑工程
  • 6 篇 试验研究
  • 6 篇 拟静力试验
  • 5 篇 加气混凝土
  • 5 篇 加固
  • 5 篇 abaqus
  • 5 篇 受力性能
  • 5 篇 影响因素
  • 5 篇 时程分析
  • 5 篇 聚合物砂浆

机构

  • 308 篇 北京建筑大学
  • 32 篇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
  • 30 篇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
  • 13 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 12 篇 北京节能减排关键...
  • 12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10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
  • 6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5 篇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
  • 5 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 5 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 5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5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4 篇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
  • 4 篇 中电投工程研究检...
  • 4 篇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
  • 4 篇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
  • 4 篇 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7 篇 吴徽
  • 36 篇 张艳霞
  • 35 篇 董军
  • 34 篇 赵东拂
  • 32 篇 彭有开
  • 32 篇 祝磊
  • 29 篇 廖维张
  • 27 篇 张国伟
  • 25 篇 zhao dongfu
  • 23 篇 焦驰宇
  • 21 篇 wu hui
  • 20 篇 戚承志
  • 17 篇 zhang guowei
  • 14 篇 zhu lei
  • 14 篇 peng youkai
  • 14 篇 zhang yanxia
  • 13 篇 龙佩恒
  • 12 篇 liao weizhang
  • 12 篇 qi chengzhi
  • 12 篇 陈博珊

语言

  • 3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钢框架梁柱栓焊扩翼-翼缘削弱节点优势分析性能试验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 2016年 第2期32卷 127-138页
作者: 张艳霞 李瑞 赵微 陈媛媛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为了对钢框架梁柱栓焊扩翼-翼缘削弱节点的性能优势进行分析,设计制作了3个较大比例的十字节点试件,包括栓焊扩翼-翼缘削弱型节点、单纯削弱型节点和单纯加强型节点,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性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强钢绞线网-高性能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4年 第12期33卷 200-206页
作者: 廖维张 张伟 田志敏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61517部队
为了深入了解高强钢绞线网-高性能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对7根简支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分析冲击锤重、冲击速度和冲击能量对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且对比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加固前后的破坏形态和抗冲击能力。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铁尾矿粉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年 第5期37卷 1149-1157页
作者: 侯云芬 刘锦涛 赵思儒 彭小东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100022
选取比表面积为340m^2/kg铁尾矿原粉和比表面积为680m^2/kg的磨细粉,研究铁尾矿粉细度和掺量对水泥砂浆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掺量范围内(不大于50%),两种细度的铁尾矿粉都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间柱摩擦阻尼器预应力钢框架静力推覆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 2016年 第3期37卷 125-133页
作者: 张爱林 张艳霞 陈媛媛 王宗洋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高层和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124
研究跨度较大的预应力钢框架结构的可恢复功能,提出了具有可恢复功能的中间柱设有摩擦阻尼器的预应力钢框架体系,给出了中间柱摩擦阻尼器的典型构造。设计了一个8层原型结构,对底部两层平面框架子结构进行了静力推覆试验,同时采用AB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成层地基中不同土层分布对地下结构的抗震影响
收藏 引用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5期15卷 457-461页
作者: 李培河 戚承志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为了研究清楚成层地基中由于不同土层的分布而引起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借助FLAC3D有限差分分析软件,通过设置土体的Hardin/Drnevich阻尼,合理地描述土体在动力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滞回圈,从而建立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分析模型,分析地下结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
收藏 引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2期32卷 232-240页
作者: 彭有开 蒋浩 吴徽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特性、承载性能、延性以及刚度退化,探讨梁端塑性铰区的配箍要求.方法采用荷载与位移混合控制加载,对剪跨比为3的2根再生混凝土框架梁和2根普通混凝土框架梁进行低周反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ilt-up建筑体系新型再生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抗震性能试验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 2020年 第2期36卷 54-61页
作者: 屈雨浓 彭有开 朱木森 吴徽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研究Tilt-up建筑体系新型再生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3片分别带有门洞、窗洞、不带洞口的新型再生混凝土夹心保温墙和1片普通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着重考察了墙体的开裂方式、破坏形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预应力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 2017年 第6期38卷 70-77页
作者: 廖维张 张春磊 贾天宇 王红炜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北京首开亿信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078
通过对9片预应力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1片未加固对比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轴压比、单双面加固、预应力水平对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预应力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技术加固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生混凝土长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第3期43卷 576-581页
作者: 彭有开 吴徽 高全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对剪跨比为4、截面尺寸为450 mm×450 mm的6根再生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参数主要为纵筋率、轴压比、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其中配箍率的取值与国家规范的要求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相对湿度关系
收藏 引用
建筑材料学报 2015年 第6期18卷 971-975页
作者: 侯云芬 司武保 王玲 吴越恺 王振地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100024
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时的内部温度-相对湿度关系,并将这一关系划分为4个阶段,即降温增湿段、降温降湿段、增温增湿段和增温降湿段.在降温增湿段,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当相对湿度出现转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