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60 篇 专利
  • 716 篇 期刊文献
  • 362 篇 会议
  • 98 件 标准
  • 3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4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93 篇 工学
    • 32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6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25 篇 电气工程
    • 16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9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3 篇 软件工程
    • 59 篇 机械工程
    • 42 篇 光学工程
    • 2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1 篇 土木工程
    • 8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建筑学
  • 71 篇 理学
    • 21 篇 物理学
    • 18 篇 系统科学
    • 13 篇 天文学
    • 8 篇 数学
    • 7 篇 化学
  • 41 篇 管理学
    • 2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工商管理
  • 22 篇 军事学
    • 15 篇 军队指挥学
    • 5 篇 战术学
  • 16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农学
    • 1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艺术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38 篇 相位噪声
  • 28 篇 校准
  • 27 篇 频率稳定度
  • 22 篇 氢原子频标
  • 21 篇 计量学
  • 18 篇 紧缩场
  • 15 篇 测量不确定度
  • 14 篇 时间同步
  • 13 篇 不确定度
  • 13 篇 优化设计
  • 13 篇 微波腔
  • 13 篇 结构设计
  • 12 篇 测量
  • 11 篇 电气布线系统
  • 11 篇 规范
  • 11 篇 自动测试系统
  • 11 篇 电视
  • 11 篇 元部件
  • 11 篇 数字多用表
  • 11 篇 原子频标

机构

  • 3,124 篇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
  • 63 篇 计量与校准技术重...
  • 47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3 篇 计量与校准技术国...
  • 43 篇 北京无线电技术研...
  • 39 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
  • 33 篇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
  • 33 篇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
  • 30 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24 篇 东南大学
  • 24 篇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
  • 24 篇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
  • 22 篇 国家密码管理局商...
  • 21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21 篇 北京大学
  • 21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20 篇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
  • 19 篇 无线电计量测试研...
  • 18 篇 清华大学
  • 17 篇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

作者

  • 299 篇 张升康
  • 168 篇 杨帆
  • 158 篇 王暖让
  • 158 篇 赵环
  • 151 篇 高连山
  • 141 篇 王学运
  • 139 篇 龚鹏伟
  • 138 篇 王海峰
  • 136 篇 齐万泉
  • 133 篇 谢文
  • 130 篇 年丰
  • 129 篇 姜河
  • 129 篇 杨仁福
  • 129 篇 杨春涛
  • 124 篇 王宏博
  • 123 篇 易航
  • 122 篇 陈星
  • 120 篇 郑文强
  • 120 篇 马红梅
  • 117 篇 薛潇博

语言

  • 3,46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无线电计算测试研究所"
3468 条 记 录,以下是2791-2800 订阅
排序:
航天院两级分布式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 第8期 21-24页
作者: 黄晨辉 李兵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
航天研究院作为国家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单位,采用产品总承包的经营管理模式,负责承接产品系统的整体合同,再将研制生产任务分解到下属各厂。院两级单位在经济上相互独立,但在管理上存在上下级关系。
来源: 评论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校准技术综述
收藏 引用
宇航计测技术 2013年 第1期33卷 15-22页
作者: 张升康 王学运 王宏博 杨军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100039 计量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9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间频率远程比对的基本手段,其时间比对A类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1ns,B类标准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校准。本文简述了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理论,着重说明各种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校准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啁啾脉冲激光放大系统中的色散研究
收藏 引用
宇航计测技术 2013年 第1期33卷 23-30页
作者: 赵环 计量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9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100039
理论分析了飞秒钛蓝宝石激光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各光学元件引入的色散,讨论了以块状玻璃作为展宽器,以双棱镜对作为压缩器的应用,并以重火石玻璃ZF7为基材,模拟了展宽——放大——压缩过程中脉冲宽度的变化。相较于光栅对展宽器来说,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失真度测量仪检定装置
低失真度测量仪检定装置
收藏 引用
2013无线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
作者: 王越超 黎琼炜 李效辉 郑刚良 安琪 航空仪器设备计量总站 北京 100070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 100039
本文首先介绍了低失真度测量仪检定装置的原理和测试方法,然后针对检定装置的失真度、残余失真和低频压幅度三个参数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定.本标准装置可满足JJG251-1998失真度测量仪检定规程要求,能够完成失真度测量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精度幅相差的数字化测量方法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子技术 2012年 第7期34卷 1334-1338页
作者: 丁孝永 冯克明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100854
针对在P+L频段进行多路通道相对幅度、相位差测试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对两两射频通道实施频率变换和高精度数字化采集,由两两数字化运算得到相对相位差和幅度差的测量方法。给出了通过正交数字化信号共轭相乘运算实现高精度相位差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于卫星双向时间同步的超短期钟差预报方法研究
用于卫星双向时间同步的超短期钟差预报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作者: 张升康 王宏博 杨军 冯克明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于卫星双向时间传递原理,建立了一套主从式时间同步系统,通过主站和各从站间依次对时和对时后的钟差预报,实现主从站的高精度不间断时间同步。着重讨论了三种基本钟差预报算法的理论基础,利用实测数据对三种预报算法进行验证和评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期货交易模型介绍
收藏 引用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 第2X期16卷 43-44页
作者: 于鹏 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037
程序化交易又叫做系统交易(System Trading),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瞬间完成你预先设置好的组合交易指令的一种交易手段。使用程序化交易的好处是用户可以把平时的交易思想,写成交易策略模型,让脑去执行,自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宇航计测技术 2013年 第1期33卷 35-38,57页
作者: 焦月 张升康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100039 计量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9
作为衡量频率标准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频率稳定度对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到重要作用。利用传统的阿仑方差测量频标的长期稳定度时,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测量周期较长。本文首先研究了阿仑总方差、Thêo1和ThêoH几种相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斯白噪声信道发生器设计
高斯白噪声信道发生器设计
收藏 引用
2013无线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
作者: 崔永顺 王暖让 年丰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 100039 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9
目前大部分的卫星通信信道都可以近似为高斯白噪声信道,高斯白噪声模拟发生器是卫星地面测试设备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利用System Generator的技术优势研制出基于FPGA的信噪比可调的噪声信道发生器,具有简单灵活的优势.通过仿真验证,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短稳标准用超导稳频振荡器的设计
短稳标准用超导稳频振荡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2013无线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
作者: 王暖让 年丰 高连山 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9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 100039
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超导稳频振荡器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高Q超导腔、低温环境、及锁相环路等组件的设计.通过实验验证,超导腔的Q值达到2E9,低温环境温度达到1.8K,温度的稳定度优于0.001K.根据实验结果优化设计后进行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