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08 篇 期刊文献
  • 24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93 篇 农学
    • 1,079 篇 林学
    • 62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12 篇 植物保护
    • 163 篇 园艺学
    • 88 篇 作物学
    • 13 篇 畜牧学
    • 13 篇 草学
  • 991 篇 工学
    • 525 篇 林业工程
    • 12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0 篇 农业工程
    • 7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9 篇 水利工程
    • 32 篇 公安技术
    • 2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9 篇 生物工程
    • 1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建筑学
    • 14 篇 软件工程
    • 1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630 篇 理学
    • 402 篇 生态学
    • 183 篇 生物学
    • 14 篇 地理学
    • 14 篇 大气科学
  • 103 篇 管理学
    • 5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7 篇 公共管理
  • 18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医学
  • 6 篇 教育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文学
  • 3 篇 艺术学

主题

  • 95 篇 板栗
  • 74 篇 油松
  • 62 篇 生物量
  • 47 篇 遥感
  • 44 篇 人工林
  • 43 篇 物种多样性
  • 41 篇 长白落叶松
  • 38 篇 毛白杨
  • 36 篇 北京
  • 34 篇 华北落叶松
  • 33 篇 文冠果
  • 32 篇 栓皮栎
  • 31 篇 马尾松
  • 31 篇 长白山
  • 30 篇 光合特性
  • 28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28 篇 杨树
  • 27 篇 红花玉兰
  • 27 篇 青杄
  • 26 篇 刺槐

机构

  • 2,63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29 篇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
  • 64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3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
  • 30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30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26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2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 篇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
  • 20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9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9 篇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
  • 19 篇 北华大学
  • 18 篇 福建源华林业生物...
  • 18 篇 森林培育与保护教...
  • 16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
  • 15 篇 国家开放大学
  • 15 篇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
  • 14 篇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

作者

  • 205 篇 马履一
  • 184 篇 贾黎明
  • 145 篇 刘勇
  • 133 篇 郭素娟
  • 132 篇 骆有庆
  • 123 篇 李吉跃
  • 107 篇 贾忠奎
  • 100 篇 李国雷
  • 99 篇 徐程扬
  • 97 篇 李俊清
  • 95 篇 郑小贤
  • 93 篇 彭祚登
  • 86 篇 亢新刚
  • 77 篇 赵秀海
  • 75 篇 宗世祥
  • 70 篇 田呈明
  • 67 篇 苏淑钗
  • 66 篇 冯仲科
  • 66 篇 翟明普
  • 55 篇 孙玉军

语言

  • 2,850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853 条 记 录,以下是1001-1010 订阅
排序:
配置模式和树种组成对北京典型城市森林树木细根形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3年 第9期49卷 94-101页
作者: 梁小妮 徐程扬 龚岚 刘瑜 齐秀慧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和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采用挖掘取样法对北京市典型城市森林中针+阔+草、针+灌+草、阔+灌+草和灌+草4类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油松混交林和绦柳混交林中细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细根形态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城市森林林分细根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森林郁闭度估测方法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2期41卷 119-122页
作者: 徐定 彭道黎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以遥感影像与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密云县森林郁闭度进行遥感估测,模型的纯像元植被指数通过样地数据来确定。经验证,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73,相对误差为14.40%。结果说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透射电镜树脂包埋块中昆虫感受器的定位技术
收藏 引用
应用昆虫学报 2013年 第5期50卷 1479-1483页
作者: 张燕如 任利利 骆有庆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对昆虫的不同器官上的感受器进行切片观察,以揭示感受器内的清晰构造,为分析感受器功能提供依据。但目前在切片技术中,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的感受器存在困难。通过将莱卡md2500荧光显微镜与日立S-3400N扫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松材线虫病对马尾松蒸腾速率和光谱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11期41卷 115-117页
作者: 马菁 张晓丽 刘维 袁媛 王书涵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在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对感染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不同染病时期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单株进行了蒸腾速率测定和光谱特征采集。结果表明:健康与染病马尾松植株蒸腾速率间存在较大差异。染病程度不同的马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n^(2+)促进板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临界阈值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4期41卷 13-16,21页
作者: 李广会 郭素娟 熊欢 吕文君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试验以"燕山早丰"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CK)、0.50、1.00、1.50、2.00、2.50 g/L)Mn2+浸种对板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间板栗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Mn2+质量浓度为0~2.50 g/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阔叶红松林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分析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10期41卷 98-102页
作者: 杜洪业 徐程扬 张添咏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采用半方差函数、克里格空间插值等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吉林蛟河市阔叶红松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各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6.29%~34.43%,除土壤pH值外,其他养分指标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全氮、速效磷、速效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种源栓皮栎种子综合性状变异分析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8期41卷 1-3页
作者: 方芳 彭祚登 赵静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收集了栓皮栎主要分布区5个种源的种子,分别测定了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含量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与产地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百粒种子质量、淀粉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和可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遮阴对油松幼苗光合特性及固碳能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5期41卷 39-43页
作者: 郑娇 郭文霞 康文 李俊清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通过模拟不同光环境,设置4个光照梯度[100%(CK)、60%、30%、10%],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遮阴环境对油松幼苗光合特性及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0%光照下油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而30%和10%光照下的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根毡蚧属一新种(半翅目,蚧总科,毡蚧科)(英文)
收藏 引用
动物分类学报 2013年 第1期38卷 93-96页
作者: 南楠 武三安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记述采自我国山西历山蓝萼香茶菜Isodon glaucocalyx根的根毡蚧属1新种,香茶菜根毡蚧Rhizococcus isodoni ***.。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
来源: 评论
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影像对的图割匹配算法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 第24期29卷 132-138页
作者: 王瑞瑞 石伟 黄华国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测绘与3S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像对自动匹配中同名特征点难以选取,导致视差图较低的问题,引入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应用的图割匹配算法,将立体匹配问题转换为全局能量函数的最小化问题,并进行改进,构建简化的网络求解最小割,实现能量函数的最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