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8 篇 期刊文献
  • 55 篇 会议
  • 2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4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8 篇 工学
    • 295 篇 建筑学
    • 26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2 篇 城乡规划学
    • 1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88 篇 管理学
    • 274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8 篇 农学
    • 37 篇 林学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园艺学
  • 29 篇 理学
    • 20 篇 生态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地理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9 篇 艺术学
    • 2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8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8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4 篇 考古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170 篇 风景园林
  • 16 篇 规划设计
  • 16 篇 景观设计
  • 14 篇 植物景观
  • 9 篇 文化景观
  • 9 篇 中国
  • 8 篇 景观
  • 8 篇 城市公园
  • 7 篇 国家公园
  • 7 篇 生态修复
  • 7 篇 乡村景观
  • 7 篇 人居环境
  • 7 篇 设计师
  • 7 篇 可持续发展
  • 6 篇 风景园林设计
  • 6 篇 园林艺术
  • 6 篇 园林植物
  • 6 篇 设计方法
  • 6 篇 植物群落
  • 5 篇 生态空间

机构

  • 44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83 篇 北京多义景观规划...
  • 40 篇 北京北林地平线景...
  • 16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12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
  • 11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10 篇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
  • 9 篇 北京多义景观规划...
  • 9 篇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
  • 9 篇 深圳媚道风景园林...
  • 8 篇 深圳大学
  • 7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7 篇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
  • 7 篇 日本千叶大学大学
  • 7 篇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
  • 7 篇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 6 篇 深圳媚道风景园林...
  • 6 篇 桂林市城市规划设...

作者

  • 73 篇 林箐
  • 59 篇 王向荣
  • 45 篇 朱建宁
  • 34 篇 董丽
  • 24 篇 何昉
  • 17 篇 李雄
  • 15 篇 冯潇
  • 14 篇 郝培尧
  • 13 篇 张玉钧
  • 9 篇 刘晓明
  • 9 篇 黄彪
  • 9 篇 陈拓
  • 9 篇 章俊华
  • 8 篇 王忠杰
  • 7 篇 张云路
  • 7 篇 蒋鑫
  • 7 篇 周曦
  • 7 篇 赵鸣
  • 7 篇 刘伟
  • 7 篇 王静文

语言

  • 4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规划设计中心"
455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基于包容性理念的全龄友好型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 2022年 第5期 101-105页
作者: 沈思栋 郝培尧 董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包容性是现代城市景观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包容性景观设计将“人”放在设计过程的核心位置,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群体的多样化活动需求。在现有景观建设中,多以匀质化的视角看待使用者,难以响应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景观需求,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水系影响下的明代宁夏镇城园林特征与风格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 2021年 第3期37卷 130-135页
作者: 段诗乐 林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北京100083
宁夏镇城(明代银川市旧称)位于古老的引黄灌区宁夏平原的中部,渠湖串联的区域水系为造园带来便利。聚焦于此,通过史料考证和位置复原,再现了镇城主要园林的空间分布,并系统研究其造园特征与园林风格。研究表明,宁夏镇城园林具有湖渠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西湖到湘湖,从船头到潮头——第十五届中国(杭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概念规划思路释析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 第1期39卷 6-11页
作者: 何昉 锁秀 唐宇力 孙乔昀 蔡文超 深圳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杭州是一座人文和自然达到高度繁荣状态的园林城市,是中国传统山水人文城市的典范。以湖城共生的超大型公共园林在江南园林乃至中国园林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第十五届中国(杭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立足钱塘江南岸湘湖景区,承袭杭州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广西,中国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 2022年 第4期 70-71页
作者: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BJFU Atelier DYJG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作为2018年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一部分,7个废弃采石场被希望转变为博览会中有特色的展园。针对这些采石场不同的尺度、形态和特征,景观师采用了差异化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采石场中的悬崖、碎石、裸岩、深潭、渣土和生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街道安全影响因子量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规划建设 2022年 第2期 88-91页
作者: 苏俊伊 康乐 张任菲 赵茜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
引言街道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作为承载日常交通、社会功能和市民社会生活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安全治理和城市空间设计的重要对象^(1)。国外关于街道安全的相关理论与研究开展较早,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在《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郊野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北京冬奥郊野公园为例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郊野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北京冬奥郊...
收藏 引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
作者: 李丹宁 李祥 刘东云 王鑫 北京林业大学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本文以北京冬奥郊野公园为例,基于多源数据进行了使用后评价(POE)研究,在传统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加入了GPS数据、POI数据、遥感数据等,建立了游客使用特征和游憩偏好的具体空间点位联系,丰富了公园的满意度评价体系。结果表明:①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流域中游河渠系统的地域景观格局研究——以太原盆地为例
黄河流域中游河渠系统的地域景观格局研究——以太原盆地为例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
作者: 曹旭卿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从奴隶社会起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就出现了农业耕作,河渠系统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深刻影响区域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本文将从地域景观格局的视角以太原盆地河渠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河渠系统对太原盆地的人居环境与地域景观的支撑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以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 2022年 第3期 240-242页
作者: 商楠 王兴 刘畅 胡艺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湿地公园往往以其多样的湿地类型、丰富珍稀的生物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等特点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文章以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探索科普宣教设计策略,湿地公园的设计立足于基址的特色资源,构建起“室内、室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耦合多元数字技术的采石场景观设计路径--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 2022年 第4期29卷 107-113页
作者: 王子尧 张诗阳 王向荣 林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编委会 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数字技术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可以增强设计的精准度与逻辑性,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技术手段的应用,尚未形成多元数字技术融合的设计方法框架。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为例,构建了一套耦合无人机倾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灌区人居景观特征研究分析——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为例
收藏 引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3年 第2期38卷 77-84页
作者: 杨玉冰 倪可心 郭巍 陈崇贤 李云鹏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重庆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墨尔本大学设计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名列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东风堰,在过去360余年里,为夹江的农业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产生了巨大效益。基于灌区人居景观体系理论、罗西类型学、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及K-Means聚类算法对东风堰灌区人居景观体系格局特征与发展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