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8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2 篇 农学
    • 62 篇 林学
    • 24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69 篇 理学
    • 49 篇 生物学
    • 22 篇 生态学
  • 51 篇 工学
    • 41 篇 林业工程
    • 9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医学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主题

  • 16 篇 毛白杨
  • 7 篇 油松
  • 6 篇 杨树
  • 5 篇 华北落叶松
  • 4 篇 组织培养
  • 4 篇 启动子
  • 4 篇 阔叶风铃草
  • 3 篇 qrt-pcr
  • 3 篇 克隆
  • 3 篇 gus
  • 3 篇 无性系
  • 3 篇 金银花
  • 3 篇 植物
  • 3 篇 mirna
  • 3 篇 胡杨
  • 3 篇 瞬时表达
  • 3 篇 美洲黑杨
  • 3 篇 光合作用
  • 3 篇 植物生长调节剂
  • 3 篇 体细胞胚胎发生

机构

  • 9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6 篇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
  • 3 篇 国家林业局树木花...
  • 3 篇 河北省隆化县林业...
  • 3 篇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
  • 3 篇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
  • 3 篇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
  • 3 篇 北京农学院
  • 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 篇 贵州师范学院
  • 2 篇 平邑县金银花果茶...
  • 2 篇 河南省洛宁县林业...
  • 2 篇 河北省平泉县林业...
  • 2 篇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
  • 2 篇 三峡大学
  • 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 篇 山东省冠县国营苗...
  • 2 篇 国家林业局树木花...
  • 2 篇 山西省娄烦县云顶...
  • 2 篇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

作者

  • 25 篇 安新民
  • 19 篇 张金凤
  • 17 篇 张志毅
  • 12 篇 李云
  • 10 篇 li yun
  • 10 篇 李昊
  • 10 篇 陈仲
  • 9 篇 叶梅霞
  • 9 篇 陆海
  • 8 篇 an xin-min
  • 8 篇 zhang zhi-yi
  • 7 篇 刘頔
  • 7 篇 郭斌
  • 7 篇 蒋湘宁
  • 7 篇 李慧
  • 7 篇 zhang jin-feng
  • 7 篇 王佳
  • 6 篇 赵健
  • 6 篇 刘军梅
  • 6 篇 王延伟

语言

  • 109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10年 第11期46卷 1114-1120页
作者: 姚娜 安新民 杨凯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以毛白杨基因型TC152无菌苗为材料,研究毛白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通过悬浮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法诱导毛白杨悬浮细胞分化不定芽,最终获得无菌生根苗。愈伤组织在MS+1.5mg·L-12,4-D+30g·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单倍体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1年 第9期33卷 1008-1014页
作者: 李英 王佳 季乐翔 李昊 叶梅霞 郭斌 陈仲 安新民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该文较全面地综述了获得植物单倍体的相关途径及其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植物育种方面的重要应用,着重介绍了一种基于着丝粒改造的染色体消除法诱导单倍体的策略及植物单倍体在基因组学研究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旨在促进植物单倍体技术的完善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蒙柽柳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收藏 引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2年 第10期39卷 38-42,55页
作者: 刘克东 郑彩霞 郝建卿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利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0.5%、1.0%、2.0%、4.0%)胁迫对甘蒙柽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0.5%)的NaCl对植株各项生理指标影响很小;对较高浓度(1.0%、2.0%、4.0%)NaCl处理,植株在气孔调节、保护酶系统、渗透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京西葛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5期32卷 138-142页
作者: 张晓霞 丁友芳 史玲玲 张蕴薇 王富海 杨富裕 刘玉军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北京三发植物种苗研究中心
通过京西葛茎段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了京西葛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优良京西葛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2.2%NaClO灭菌25~30min后成活率可达50%;适于京西葛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NAA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派间杂种黑白杨组织培养和再生系统的建立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第20期38卷 10981-10984页
作者: 杨蔚然 许雯婷 张金凤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优化派间杂种黑白杨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黑白杨3种不同基因型组培苗叶片及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及外植体状态对其生根、侧芽生长及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结果]1/2MS+IBA0.4mg/L+NAA0.1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第20期38卷 10550-10552,10640页
作者: 张双双 奚晓军 张金凤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测定黑杨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为黑杨派树种有性繁殖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杨派树种钻天杨、欧美杨109、山海关杨雄株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山海关杨、欧美杨108雌株柱头的可授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和人工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5期32卷 94-101页
作者: 黄佳聪 何俊 尹瑞萍 万晓军 郭军 辛成莲 龚发萍 李悦 云南省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省隆阳区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站 云南省腾冲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树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转基因烟草提高耐盐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植物学通报 2008年 第1期25卷 41-49页
作者: 郭蓓 胡磊 何欣 陈雪梅 蒋湘宁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系 北京102206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rehalose-6-pho sphate synthase,TPS)是海藻糖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多数集中于细菌和真菌等,而对植物体内TPS基因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首先通过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生物量和叶片营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5期32卷 102-106页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徐兆翮 孙鹏 袁存权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抗旱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第26期38卷 14198-14202,14205页
作者: 朱旗 徐吉臣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的逆境因素之一,也是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植物抗旱性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初步揭示了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笔者就植物干旱胁迫过程中,信号应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