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9 篇 期刊文献
  • 9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7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1 篇 林学
    • 33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7 篇 工学
    • 362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5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0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土壤
  • 29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9 篇 余新晓
  • 118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1727 条 记 录,以下是301-310 订阅
排序:
永定河沿河沙地杨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20期34卷 5812-5822页
作者: 莫康乐 陈立欣 周洁 方显瑞 康满春 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杨树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一直以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速生杨树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耗水问题备受关注。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杨树人工林蒸腾耗水及其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对于实现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染色图像变异性分析的农地优先流程度定量评价
基于染色图像变异性分析的农地优先流程度定量评价
收藏 引用
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晓冰 程金花 张洪江 张福明 张欣 阮芯竹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重庆市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 重庆402296
应用统计学样本变异性分析方法,结合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对田间尺度下土壤染色剖面优先流染色区的图像进行变异性分析,评价不同处理条件下农地土壤优先流的发育程度.结果表明:土壤染色图像指数(染色面积比、基质流深度、优先流比、长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干旱区人工封育草场植被群落生态位研究——以宁夏盐池县长期定位监测点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4年 第5期23卷 762-768页
作者: 刘建康 张克斌 王黎黎 王志述 王冠琪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人工封育是草场恢复和重建的一种主要措施。为研究半干旱区人工封育草地植物种群生态位,以宁夏盐池县人工封育区3种不同处理方式(长期完全封育、短期完全封育、短期不完全封育)为研究对象,将封育区分为封育核心区(E区)、封育边缘区(E1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降雨条件下黑麦草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4年 第6期46卷 1115-1120页
作者: 孙佳美 余新晓 樊登星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利用内模拟降雨实验的方法,设计了不同降雨强度(30 mm/h和60 mm/h)、不同坡度(10°和20°)和不同草地盖度(0、20%、40%、60%、80%和100%)研究黑麦草影响下土壤水分入渗的变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坡度、降雨强度和黑麦草盖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种城市林地PM2.5质量浓度变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4年 第6期28卷 88-93,100页
作者: 郭建超 齐实 申云康 吴俊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杨树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环境粉尘仪Dustmate观测PM 2.5质量浓度和手持式Kestrel 4500气象仪实时记录气象因子,选择典型天气研究2种城市林地PM 2.5质量浓度变规律与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交错带判定及变分析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 第3期34卷 160-165页
作者: 王冠琪 张克斌 王志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根据生态交错带变对周围环境变具有一定指示作用的原理,利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对宁夏盐池四儿滩湿地交错带进行判定,并结合样方植被调查、生物多样性指数、降雨量等因素分析了交错带变情况。结果表明,游动分割窗技术适用于四儿滩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陕北黄土区缓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 第2期34卷 192-196,203页
作者: 马欢 朱清科 赵维军 刘蕾蕾 姚文俊 王瑜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分析对近自然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规模的缓台微地形土壤水分数据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面积大小不同的缓台土壤水分有着明显的差异,总体呈面积越大水分条件越好的趋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县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年 第3期22卷 363-367页
作者: 钟华 孙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针对河北省张家口市特殊的生态区域地位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落后态势,为探讨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相互关系,以张家口地区的13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熵值法的协调评价方法对其县域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雨滴对击溅侵蚀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4年 第2期28卷 74-78页
作者: 秦越 程金花 张洪江 丛月 杨帆 周柱栋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采用雨滴发生器产生雨滴,选用5种直径的雨滴在4种降落高度下,分别对5种含水量的壤土进行雨滴击溅实验,每组实验设定2个重复,分析雨滴直径以及雨滴动能对溅蚀量的影响,同时分析溅蚀量的粒径分选特征。结果表明:(1)当雨滴动能小于0.067 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际土感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 第4期31卷 7-13页
作者: 王仙 魏天兴 朱金兆 赵兴凯 刘海燕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山西吉县国家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山西吉县042200
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油松根际土对不同物种的感效应,以期为油松林的乔灌草复合提供科学依据。设定油松根际土感效应研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5、1、3、5、7、10 mg/m L,测定提取液对油松、刺槐、侧柏、胡枝子、绣线菊、冰草、紫花苜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