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79 篇 期刊文献
  • 339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9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51 篇 工学
    • 730 篇 林业工程
    • 2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95 篇 水利工程
    • 166 篇 农业工程
    • 16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1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7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7 篇 生物工程
    • 37 篇 建筑学
    • 3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7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7 篇 土木工程
    • 23 篇 机械工程
    • 2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08 篇 农学
    • 746 篇 林学
    • 35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40 篇 作物学
    • 72 篇 园艺学
    • 49 篇 植物保护
  • 686 篇 理学
    • 286 篇 生态学
    • 271 篇 生物学
    • 59 篇 化学
    • 32 篇 大气科学
    • 26 篇 地理学
  • 64 篇 医学
    • 4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2 篇 管理学
    • 39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经济学
  • 10 篇 艺术学
  • 8 篇 教育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历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39 篇 毛白杨
  • 39 篇 刺槐
  • 36 篇 木材
  • 35 篇 芍药
  • 31 篇 力学性能
  • 29 篇 杨树
  • 29 篇 油松
  • 26 篇 晋西黄土区
  • 23 篇 土壤
  • 23 篇 黄土高原
  • 21 篇 胶合强度
  • 21 篇 遗传多样性
  • 21 篇 木材干燥
  • 20 篇 品种
  • 20 篇 影响因素
  • 20 篇 遥感
  • 19 篇 组织培养
  • 19 篇 木质素
  • 19 篇 物种多样性
  • 19 篇 杨木

机构

  • 2,29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7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19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92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75 篇 花卉种质创新与分...
  • 7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67 篇 清华大学
  • 6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2 篇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
  • 47 篇 木质材料科学与应...
  • 42 篇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
  • 4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
  • 4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9 篇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
  • 3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35 篇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
  • 31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30 篇 水土保持国家林业...

作者

  • 65 篇 李云
  • 63 篇 孙德智
  • 61 篇 王毅力
  • 58 篇 张启翔
  • 58 篇 高建民
  • 54 篇 伊松林
  • 54 篇 康向阳
  • 44 篇 孙宇涵
  • 44 篇 张立秋
  • 44 篇 戴思兰
  • 43 篇 母军
  • 38 篇 封莉
  • 38 篇 李建章
  • 36 篇 于晓南
  • 35 篇 毕华兴
  • 34 篇 安新民
  • 32 篇 张璧光
  • 32 篇 李敏
  • 31 篇 齐飞
  • 31 篇 张双保

语言

  • 2,9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北京重点实验室"
2921 条 记 录,以下是2461-2470 订阅
排序:
热处理温度对枫桦材色及内含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木材工业 2010年 第5期24卷 42-44页
作者: 曹燕燕 高建民 崔新宇 母军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木材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枫桦锯材心、边材的变色情况,并进行视觉物理参数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枫桦综合色差值不断增加,颜色向红色和深色方向发展;其原因在于部分酚羟基被氧化,导致枫桦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白杨PtLFY在花芽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与花芽形态分化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2期46卷 32-38页
作者: 安新民 王冬梅 王泽亮 王静澄 曹冠琳 薄文浩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毛白杨花芽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毛白杨PtLFY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1314bp,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77个氨基酸。Alignment分析显示该基因与拟南芥等物种LFY/FLO同源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相似性达到68%~75%。蛋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RS和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地形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0年 第6期26卷 58-64,I0001页
作者: 秦伟 朱清科 赵磊磊 邝高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北京100044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解黄土高原浅沟侵蚀地形特征,基于Quc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提取了坡面浅沟及其地形参数,并对浅沟侵蚀的地形特征参数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坡度、长度、坡向以及上坡长度是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10年 第11期46卷 1114-1120页
作者: 姚娜 安新民 杨凯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以毛白杨基因型TC152无菌苗为材料,研究毛白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通过悬浮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法诱导毛白杨悬浮细胞分化不定芽,最终获得无菌生根苗。愈伤组织在MS+1.5mg·L-12,4-D+30g·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肥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4期46卷 70-77页
作者: 赵燕 董雯怡 张志毅 李吉跃 聂立水 沈应柏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083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51064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083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胡杨中两个新DREB类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转录激活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5期32卷 27-33页
作者: 陈金焕 叶楚玉 夏新莉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DREB转录因子(干旱应答元件结合因子)是逆境适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该类转录因子的特点是拥有保守的AP2/EREBP(APETALA2/乙烯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结构域,能够特异性地与抗逆基因启动子上的DRE元件相结合,在低温、干旱和盐碱等条件下调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外光谱法研究花色苷色素的酯化修饰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年 第1期30卷 38-41页
作者: 卢晓蕊 路金丽 武彦文 欧阳杰 孙素琴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100083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北京100029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100083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100089 清华大学化学系生命有机磷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这类色素不仅色泽鲜艳,色调自然,而且安全性高,具有保健功能.然而,天然的花色苷色素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从而严重阻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了改善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采用分子修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d/C气体扩散电极用于电生成H_2O_2降解苯酚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0年 第6期31卷 1506-1512页
作者: 王辉 卞兆勇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采用自制的Pd/C气体扩散阴极和Ti/IrO2/RuO2阳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对苯酚模拟废水降解效果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对电解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OH)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Pd/C气体扩散体系中掺杂Pd催化剂可以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消除转基因植物潜在风险的新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年 第2期30卷 115-119页
作者: 安新民 荆艳萍 刘军梅 张志毅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为寻求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有效工具而不懈努力。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华人科学家李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6年多的深入研究,在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2007年发表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学、系统与可持续性一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述评
科学、系统与可持续性一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述评
收藏 引用
第六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论坛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
作者: 石海佳 梁赛 王震 朱俊明 陈伟强 徐明 石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马里兰 20742 美国 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工业生态学研究中心,纽黑文 06511 美国 密歇根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娜堡 密歇根48109-1041 美国
本文综述了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科学、系统与可持续性”,设立了生命周期方法、产业共生、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物质流分析等23个议题。本文重点评述了社会物质代谢、产业共生与生态工业发展、工业系统复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