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1 篇 期刊文献
  • 3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4 篇 农学
    • 225 篇 林学
    • 13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7 篇 植物保护
    • 32 篇 园艺学
    • 22 篇 作物学
  • 206 篇 工学
    • 122 篇 林业工程
    • 2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7 篇 农业工程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水利工程
    • 1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4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38 篇 理学
    • 97 篇 生态学
    • 41 篇 生物学
  • 15 篇 管理学
    • 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主题

  • 21 篇 毛白杨
  • 16 篇 板栗
  • 15 篇 长白山
  • 13 篇 生物量
  • 13 篇 刺槐
  • 12 篇 青杄
  • 11 篇 物种多样性
  • 11 篇 柔枝松
  • 11 篇 油松
  • 10 篇 无患子
  • 10 篇 种源
  • 9 篇 杨树
  • 9 篇 土壤有机碳
  • 8 篇 品种
  • 8 篇 阔叶红松林
  • 8 篇 油茶
  • 8 篇 环境因子
  • 7 篇 凋落物
  • 7 篇 容器苗
  • 7 篇 胁迫响应

机构

  • 564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51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3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18 篇 北华大学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2 篇 广西大学
  • 12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0 篇 福建源华林业生物...
  • 10 篇 榆林学院
  • 10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9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9 篇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
  • 9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8 篇 北京市大东流苗圃
  • 8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8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8 篇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
  • 8 篇 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53 篇 李吉跃
  • 40 篇 刘勇
  • 37 篇 liu yong
  • 33 篇 贾黎明
  • 28 篇 田呈明
  • 24 篇 马履一
  • 24 篇 王海燕
  • 24 篇 骆有庆
  • 23 篇 li ji-yue
  • 21 篇 郭素娟
  • 21 篇 彭祚登
  • 20 篇 郑小贤
  • 20 篇 张凌云
  • 20 篇 wang haiyan
  • 17 篇 孙向阳
  • 16 篇 马荣
  • 15 篇 赵秀海
  • 15 篇 jia liming
  • 15 篇 亢新刚
  • 14 篇 zhao han

语言

  • 59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9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土壤pH与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土壤肥力分析——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例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年 第7期37卷 127-136页
作者: 张向宁 王海燕 崔雪 赵晗 董齐琪 赵慧英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以内蒙古旺业甸实验林场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林分起源土壤pH与养分空间异质性和肥力特征,并结合环境因子对其进行解释,旨在了解该区的森林土壤质量,优化人工林结构,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改进内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苗枝条生长及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6期44卷 85-93页
作者: 张亦弛 郭素娟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探究叶片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烯效唑(S3307)对板栗苗枝条生长动态及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可溶性糖(SS)和淀粉(ST)]含量的影响,为板栗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备选砧木3年生板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间的耦合关系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年 第1期41卷 82-91页
作者: 赵凯 李金航 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色彩是森林景观中最易影响感官的信息要素,也是衡量景观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林分结构是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通过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的耦合关系,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白杨碱性/中性转化酶基因PtoNIN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年 第5期45卷 35-46页
作者: 杨宁 杨雄 李国雷 陈仲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蔗糖转化酶作为植物蔗糖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毛白杨碱性/中性转化酶基因PtoNIN1进行同源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分析和遗传转化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揭示毛白杨蔗糖代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施氮量和灌水水平下毛白杨林地土壤矿质氮动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3年 第9期59卷 45-54页
作者: 黄梦遥 张润哲 史策 杨昊 魏一凡 张兆德 祝琳 宋连君 聂立水 王登芝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河北省威县苗圃场 邢台054700
【目的】分析不同施氮量和灌水水平对毛白杨林地土壤矿质氮动态的影响,以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水氮利用效率,降低氮素损失,为林地长期施氮和灌水水平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单次施氮周期内,4种施氮量(N0、N1、N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瓮毛孢科Sporocadaceae(Ascomycota,Xylariales)各属中文名称修订
收藏 引用
菌物学报 2024年 第7期43卷 1-14页
作者: 彭骋 田呈明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瓮毛孢科Sporocadaceae是世界性广泛分布的真菌类群,多数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枯死,导致许多经济作物的减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瓮毛孢科包含35个属,但由于分类群缺乏统一的中文名称,以致在各类中文文献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于华中五味子上的5种拟盘多毛孢属真菌
收藏 引用
菌物学报 2024年 第5期43卷 24-40页
作者: 袁榕 彭骋 李曙吉 田呈明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phenanther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种类丰富,分布广泛,是重要的病原菌、内生真菌及腐生菌。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采集自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华中五味子上分离获得10株拟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短轮伐期毛白杨S86纸浆林生长对沟灌水肥耦合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年 第3期45卷 68-78页
作者: 杨红青 王亚飞 贾黎明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研究沟灌水氮耦合对三倍体毛白杨S86高密度短轮伐期纸浆林林木生长和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选择适合当地的高效沟灌-施肥技术制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高唐县三倍体毛白杨S86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木空间利用率混合模型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年 第5期42卷 71-79页
作者: 李杨 亢新刚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建立林木空间利用率模型,为天然混交林中不同树种间生产力的比较提供依据,为单木成熟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林木生长量与树冠大小比值定义林木空间利用率,以长白山地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块标准地的2 2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木与病原菌分子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1期45卷 1-12页
作者: 田呈明 王笑连 余璐 韩珠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近年来林木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HIGS与CRISPR/Cas9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林木病原菌关键致病基因的功能、病原菌基因组与转录组学、病原菌效应蛋白、林木抗病基因功能、林木抗病与生长平衡、林木抗病分子育种等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