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67 篇 期刊文献
  • 25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20 篇 农学
    • 1,095 篇 林学
    • 63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17 篇 植物保护
    • 163 篇 园艺学
    • 88 篇 作物学
    • 15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990 篇 工学
    • 504 篇 林业工程
    • 13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2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5 篇 农业工程
    • 7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7 篇 水利工程
    • 32 篇 公安技术
    • 2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1 篇 生物工程
    • 1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建筑学
    • 15 篇 软件工程
  • 665 篇 理学
    • 426 篇 生态学
    • 193 篇 生物学
    • 16 篇 地理学
    • 14 篇 大气科学
  • 107 篇 管理学
    • 5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7 篇 公共管理
  • 22 篇 医学
    • 1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0 篇 经济学
    • 18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文学
  • 3 篇 艺术学

主题

  • 95 篇 板栗
  • 76 篇 油松
  • 64 篇 生物量
  • 47 篇 遥感
  • 44 篇 人工林
  • 43 篇 物种多样性
  • 41 篇 长白落叶松
  • 37 篇 北京
  • 36 篇 毛白杨
  • 34 篇 华北落叶松
  • 32 篇 文冠果
  • 32 篇 栓皮栎
  • 31 篇 长白山
  • 30 篇 光合特性
  • 30 篇 马尾松
  • 29 篇 杨树
  • 28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28 篇 红花玉兰
  • 27 篇 青杄
  • 26 篇 刺槐

机构

  • 2,70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30 篇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
  • 64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3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
  • 31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30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29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2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21 篇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
  • 19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9 篇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
  • 19 篇 北华大学
  • 18 篇 森林培育与保护教...
  • 18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17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
  • 16 篇 福建源华林业生物...
  • 16 篇 三峡大学
  • 15 篇 国家开放大学

作者

  • 209 篇 马履一
  • 178 篇 贾黎明
  • 144 篇 刘勇
  • 134 篇 骆有庆
  • 126 篇 郭素娟
  • 125 篇 李吉跃
  • 106 篇 liu yong
  • 101 篇 李俊清
  • 101 篇 李国雷
  • 100 篇 贾忠奎
  • 95 篇 郑小贤
  • 87 篇 彭祚登
  • 83 篇 亢新刚
  • 79 篇 赵秀海
  • 78 篇 jia liming
  • 76 篇 徐程扬
  • 70 篇 田呈明
  • 69 篇 宗世祥
  • 66 篇 冯仲科
  • 63 篇 苏淑钗

语言

  • 2,916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919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地震干扰后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12期28卷 5848-5855页
作者: 王梦君 李俊清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1976年该地区发生了震级为7.2和6.7级地震(松潘-平武大地震),给该地区森林植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地震遗迹的植被调查,研究了地震后不同干扰强度下,恢复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胶孢炭疽菌侵染杨树叶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年 第3期40卷 101-109页
作者: 张晓林 张俊娥 贺璞慧中 王笑连 田呈明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明确胶孢炭疽菌在杨树叶片上的侵染过程,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该菌的致病机制和杨树抗病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胶孢炭疽菌菌株BH12-2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健康杨树叶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淹胁迫对红花玉兰苗木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年 第1期42卷 35-45页
作者: 王延双 方文 王欣彤 赵秀婷 廖国莉 段劼 马履一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红花玉兰根系为肉质根,对水分极为敏感,本文对红花玉兰苗木进行水淹胁迫试验,探讨水淹环境对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确定红花玉兰栽植适合生长的水环境及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红花玉兰苗木为试验材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在额济纳绿洲三种生境内的根蘖繁殖特性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10期28卷 4703-4709页
作者: 武逢平 李俊清 李景文 程春龙 王旭航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额济纳荒漠绿洲胡杨根蘖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洲内胡杨分布的3种主要生境内根蘖幼苗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近年来绿洲内胡杨种群的更新几乎完全依赖于无性繁殖更新,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在调查地内没有发现。河岸沙丘地及胡杨林下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土壤性质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6年 第3期19卷 347-352页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郑景明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隙与林下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不同。林隙中幼苗层树种多样性增大而群落优势度减小,幼树层树种多样性减小而群落优势度增大。由于资源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小中甸地区丽江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 第3期23卷 603-609页
作者: 赵志江 谭留夷 康东伟 刘琪璟 李俊清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丽江云杉原始林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小中甸地区的主要森林类型.本文采用树轮年代学的方法分析了丽江云杉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相对保守的结果负指数曲线或线性回归拟合生长趋势建立年表,进行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因素与差值年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随机区块法在空间点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7期28卷 3108-3115页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利用一种以随机模拟技术为基础的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随机区块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5个主要树种的空间格局及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随机区块法利用ICS(t)=s2(t)/(t)-1来衡量不同尺度t上空间点的分布格局,并通过随机模拟技术构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年龄天然油松林林下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8年 第5期37卷 1326-1333页
作者: 矢佳昱 韩海荣 程小琴 董玲玲 田慧霞 蔡锰柯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林下草本层植物在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调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分。本文从揭示天然林林下物种组成的主导因子出发,以不同年龄天然油松林林下草本层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辽河源自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臭冷杉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1年 第14期31卷 3918-3927页
作者: 汪金松 张春雨 范秀华 赵亚洲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臭冷杉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重要针叶树种,采用整株收获法分析21株臭冷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在枝条水平上采用样枝直径(BD)、样枝长度(BL)、样枝所在轮生枝位置(WP)建立活枝、针叶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在植株水平上采用胸径(DB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4年 第12期33卷 3447-3454页
作者: 魏松坡 贾黎明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外生菌根真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其对岩石和矿物的风化作用可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有利于改善植物营养状况。本文回顾了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风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