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1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5 篇 农学
    • 5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0 篇 林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40 篇 理学
    • 33 篇 生态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地理学
  • 39 篇 工学
    • 19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水利工程
    • 7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9 篇 黄土高原
  • 9 篇 缙云山
  • 7 篇 larrea
  • 7 篇 tridentata
  • 6 篇 黄土区
  • 6 篇 土壤水分
  • 4 篇 水分胁迫
  • 4 篇 微地形
  • 4 篇 植被
  • 3 篇 生物量
  • 3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 篇 水源涵养林
  • 3 篇 泡桐
  • 3 篇 土壤
  • 3 篇 植被恢复
  • 3 篇 华北落叶松
  • 3 篇 蒸腾速率
  • 3 篇 枯落物
  • 3 篇 分形维数
  • 3 篇 蒸腾

机构

  • 11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4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 篇 国家林业局水土保...
  • 7 篇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
  • 6 篇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
  • 4 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
  • 4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4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3 篇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
  • 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
  • 3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3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 篇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
  • 3 篇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

作者

  • 16 篇 王云琦
  • 16 篇 王玉杰
  • 14 篇 余新晓
  • 13 篇 孙向阳
  • 13 篇 王保平
  • 12 篇 朱清科
  • 11 篇 崔令军
  • 11 篇 乔杰
  • 10 篇 qiao jie
  • 10 篇 张香凝
  • 10 篇 陈林
  • 10 篇 程金花
  • 10 篇 cheng jinhua
  • 8 篇 吴云
  • 7 篇 sun xiang-yang
  • 7 篇 储小院
  • 7 篇 chen lin
  • 7 篇 yu xinxiao
  • 7 篇 张志强
  • 6 篇 牛健植

语言

  • 1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长江上游暗针叶林流域水文过程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5期24卷 25-29页
作者: 张志强 赵玉涛 余新晓 程根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该文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站 (CERN)贡嘎山高山生态定位试验站多年水文气候资料 ,分析了该区森林流域水文过程变规律 ,并利用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蒸渗仪 ,研究了试验流域主要土壤和母质类型水分垂直下渗动态变规律 .结果表明 ,该区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陕北黄土区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1年 第4期31卷 16-21页
作者: 王晶 朱清科 赵荟 云雷 刘中奇 邝高明 谢静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云南昆明650216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通辽028000
采用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内的阳坡微地形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微地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滞后于降雨的季节变,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旱季大于雨季;(2)在0—180 cm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坡向对六盘山人工华北落叶松林径向生长⁃气候关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6期44卷 7290-7300页
作者: 王巍樾 万艳芳 白雨诗 王冬梅 于澎涛 王彦辉 刘亚玲 李宗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100085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人工林生长受水分和温度影响显著,坡向作为重要的立地因子,在水热条件再分配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测定了1995—2020年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阴坡、半阴坡和阳坡的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生态经济 2008年 第3期24卷 134-136页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 北京100714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河北省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 石家庄050081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因子及其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24期44卷 11206-11219页
作者: 张梦棋 王冬梅 王彦辉 云慧雅 张莹莹 王宇 张鹏 李志鑫 刘亚玲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官山林场 泾川744306
探究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变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响应关系,为研究刺槐林土壤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从1994—2022年发表的136篇有关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国内外期刊和学位论文中收集了共330块样地数据,利用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雨养果园土壤水分动态及对降雨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4年 第1期28卷 36-42页
作者: 茹豪 张建军 张琦 冯换成 王丹丹 王春香 丁杨 李玉婷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西临汾042200 山西省吉县林业局 山西临汾042200
通过对晋西黄土区雨养苹果园土壤水分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及其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春季土壤含水率变幅度不大,CV在0.02~0.27范围内波动;雨季降雨增多,0—170cm土层CV均大于0.2;冬季土壤表层蒸发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泡桐无性系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 第28期35卷 8874-8875,8879页
作者: 崔令军 王保平 孙向阳 王玉魁 孟伟 张香凝 戴凌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河南郑州450003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仪,研究了11种泡桐无性系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下叶片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11种泡桐无性系对强光的适应性都较强,属于强阳性树种;11种泡桐无性系的光合特性各有不同,并可分为4类,不同类表现出不同的光合特性。
来源: 评论
基于SPSS的山东枣庄小沙河水质分析
收藏 引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 第2期 48-51页
作者: 吴智洋 张志强 谢宝元 朱悦 康璇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利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对采自于山东枣庄小沙河7个断面的17份水样数据进行分析,将4个评价指标转为有机质污染因子和有毒有害污染因子,通过因子模型和因子得分表达式刻画小沙河的水质污染情况,得出第一、二断面水质污染最为严重。
来源: 评论
西北五省生态敏感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 第2期54卷 171-179页
作者: 苏溥雅 齐实 梁斌 刘孝盈 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教育部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国际泥沙中心 北京100048
【目的】阐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生态敏感性分布特征,为其提供分类保护的策略和建议.【方法】以新疆、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五省为研究区,选取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质量、土地利用等敏感性指标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因素,利用ArcGI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FSAM模型的岳阳地区美洲黑杨人工林通量观测源区分布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2年 第2期48卷 16-21页
作者: 魏远 高升华 张旭东 耿绍波 赵晓松 江泽平 王云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基于岳阳市通量观测塔2006年全年观测数据,应用FSAM模型,分析不同大气稳定度下该观测点通量信息的源区分布。结果表明:主风方向上(0°~90°),通量源区(P=0.9)迎风向(X向)上的分布范围在稳定大气条件下为110~3500m,而在非稳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