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8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97 篇 农学
    • 7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7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0 篇 工学
    • 356 篇 农业工程
    • 298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8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3 篇 理学
    • 310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1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3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3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4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5 篇 刺槐
  • 25 篇 根系
  • 24 篇 生物量

机构

  • 1,47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0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4 篇 余新晓
  • 114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1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王云琦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715 条 记 录,以下是1301-1310 订阅
排序:
土壤二氧碳通量原位测定方法及装置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2期30卷 102-105页
作者: 高程达 孙向阳 曹吉鑫 栾亚宁 郝虎东 李泽江 唐青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公司
该文介绍了一种土壤二氧碳通量原位测定的方法及装置.根据土壤圈与大气圈之间对流和扩散的原理,设计了一条土壤二氧碳通量测定的技术路线和装置,并用于野外实地观测.该装置由箱体和气体分析仪两分组成,用软管连通.该方法和装置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 第22期36卷 9661-9663页
作者: 胡会亮 齐实 张广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 辽宁丹东118002
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提出了由总量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和效益指标组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立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对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
来源: 评论
对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生态经济 2008年 第3期24卷 134-136页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 北京100714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河北省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 石家庄050081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造林边坡应力应变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5期30卷 97-103页
作者: 刘秀萍 陈丽华 张心平 高振林 宋维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该文以刺槐林、油松林固坡为例,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刺槐和油松林边坡的应力和变形特性,探讨不同根型树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能将表层土体的应力通过根系传递到深层,起到弱浅层土体应力的作用,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刺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臭椿苗木蒸腾速率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年 第3期6卷 112-115,120页
作者: 廖行 李香云 王百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2006年5—10月在山西方山北京林业大学试验基地,采用LI-1600稳态气孔仪,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盆栽臭椿的生理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分析了不同水势梯度下、不同时间段臭椿蒸腾耗水速率的变规律。结果表明:蒸腾速率与生理辐射光量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煤炭燃烧废弃物的绿基质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年 第5期6卷 66-70页
作者: 黄栋学 张华 赵廷宁 杨建英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边坡绿化研究所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为了给废弃地的生态治理提供优质、价廉的植生基质,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粉碎后的炉渣、秸秆及未经处理的粉煤灰作为基质组成的3因素,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各因素的配比,得到9种基质,测定各基质的物理学特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 第3期15卷 204-206页
作者: 郭永盛 白育英 周心澄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呼和浩特010010
对20 a生的油松人工林和40 a生的白桦天然次生林进行生态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白桦林相比,油松林对林内小气候的调控能力更强,但对土壤温度的调控能力低于白桦林;白桦林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高于油松林,且白桦林枯落物分解速度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荒漠绿洲的土壤异质性分析--以银川平原为例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11期22卷 150-154页
作者: 陈卫平 朱清科 薛智德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所 银川7500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杨陵712100
以银川平原为例,分析了荒漠绿洲主要土壤类型即淡灰钙土、灌淤土、风沙土、潮土的地带性分布、机械组成及分维数、肥力特征等异质性表现。各土壤类型的平均分形维数大小顺序是:灌淤土>潮土>淡灰钙土>风沙土;分维数的大小确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于河溪生物栖息环境生态工程述评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 第2期15卷 256-259页
作者: 刘瑛 高甲荣 冯泽深 李松桂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天津市武清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天津301700
创造适宜河溪生物栖息环境是河溪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之一。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人工的河溪或平缓顺直的、激流的河溪通常不能为河溪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构建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的措施出发,论述了创造深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初步研究--以北京周边矿山为例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初步研究--以北京周边矿山为例
收藏 引用
2008年全国工程绿技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孙一琳 田涛 赵廷宁 杨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矿山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北京市用边的六个废弃矿矿山的调查和研究,对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进行分类,以及对应的植被恢复技术。通过对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可以提供合理的植被恢复模式。为我国矿上废弃地的植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