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7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97 篇 农学
    • 71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5 篇 林学
    • 35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18 篇 工学
    • 355 篇 农业工程
    • 297 篇 水利工程
    • 142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8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2 篇 理学
    • 308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4 篇 生物学
    • 11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3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3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4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5 篇 刺槐
  • 25 篇 根系
  • 24 篇 生物量

机构

  • 1,471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0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0 篇 余新晓
  • 114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7 篇 yu xinxiao
  • 95 篇 yu xin-xiao
  • 91 篇 陈丽华
  • 83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1 篇 王玉杰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王云琦
  • 57 篇 张克斌
  • 57 篇 毕华兴
  • 51 篇 王百田
  • 48 篇 zhu qing-ke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语言

  • 1,7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714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优先流研究初探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S2期30卷 246-254页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近年来被应用到不同科学领域,但目前仍然没有国际认可的标准定义。以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基础,该文利用自制实验仪器,开展内土柱实验,与野外实地示踪影像分析相结合对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天然次生林营养元素分配与积累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3期30卷 57-62页
作者: 张晓娟 魏天兴 荆丽波 尹娜 刘艳辉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内设置天然次生林样地,对其生态系统内各层生物量及其分配和各层各器官中N、P、K、Ca和Mg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积累规律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系统总生物量为36.087 t/hm2,乔木层、灌木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区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与植被防止侵蚀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5期24卷 19-24页
作者: 魏天兴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该文研究山西西南黄土区小流域的泥沙来源 .从实验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地貌位来看 ,沟谷地 (沟头、沟道和沟坡 )大于沟间地 (坡面、梁峁坡 ) ,沟谷地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 60 %以上 ,沟谷地侵蚀模数是沟间地的 1 2 8~2 48倍 .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不同尺度小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2期30卷 106-112页
作者: 张建军 董煌标 纳磊 王鹏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文观测是水文学的基础,尺度转换问题是水文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野外定位观测资料开展黄土区不同尺度小流域径流过程的研究对该区水文模型的构建与尺度转换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对不同尺度小流域径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水分平衡的黄土区小流域防护林体系高效空间配置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5期24卷 5-13页
作者: 朱金兆 魏天兴 张学培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该文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防护林体系高效空间配置问题进行探讨 .针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降雨、地形与小流域侵蚀泥沙的来源及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 ,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 ,基于林水平衡 ,体现水土保持功能持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年 第6期27卷 1-8页
作者: 胡建忠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黄河上游地区10~27 a的退耕地人工林,其植物体、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密度平均为111.3、5.1和164.9 t/hm2,分别占同一地区天然次生林的28.6%、13.8%和61.0%.植物体、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层次所占总碳密度的比例,对于退耕地人工林来说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S2期30卷 95-102页
作者: 张学霞 陈丽华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流失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仅从单因子入手,而应该从景观水平上综合考虑,从中找出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寻求减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解译的3期土地利用图、实地观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数据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木风致动态响应特征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1期43卷 64-69页
作者: 周建中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首先对1株新疆杨进行了阻风效应试验,得出了新疆杨对降低风速及风压的效应很明显的结论;然后通过对5株新疆杨进行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自然风的动力加载试验,得出了新疆杨的风致动态位移及风致动态应变特征曲线;其次通过对4株新疆杨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基于KDW运动-弥散波模型的优先流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7年 第9期27卷 3541-3555页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利用自制的土柱装置,开展内土柱实验,并与野外实地示踪影像分析相结合,针对研究区域土壤包气带根系层中水分快速运动的优先流展开研究,其目的在于系统分析优先流对径流过程的影响,为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覆盖措施对盐碱地紫穗槐细根适应策略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草业科学 2020年 第6期37卷 1098-1106页
作者: 刘涛 王百田 曹琪琪 王文涛 林晓光 肖辉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分析不同覆盖措施对盐碱地以及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细根垂直分布的影响,从而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荒地土壤改良与植被重建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薄膜、沙子、稻草以及对照(无覆盖)4种覆盖措施,并测定0-60 cm土壤环境因子(水分、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