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3 篇 期刊文献
  • 10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13 篇 农学
    • 72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4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8 篇 工学
    • 363 篇 农业工程
    • 303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2 篇 土壤水分
  • 45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8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9 篇 余新晓
  • 118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1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60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1733 条 记 录,以下是1091-1100 订阅
排序: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5期31卷 25-28页
作者: 刘彦 余新晓 岳永杰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06年,在北京市五座楼林场选择以刺槐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刺槐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的树种混交度以零度混交(Mi=0)和弱度混交(Mi=0.25)为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渝北不同模式水源涵养林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特征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09年 第6期18卷 2260-2266页
作者: 赵洋毅 王玉杰 王云琦 赵占军 刘楠 陈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重庆400700
以重庆缙云山8种不同构建模式的水源涵养林及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以及用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pH值、有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5期31卷 29-34页
作者: 王雄宾 余新晓 徐成立 谷建才 周彬 范敏锐 贾国栋 吕锡芝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通过对实施间伐后4种保留密度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植被进行调查,以正态分布、理查德、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5种曲线为基础,利用距林缘距离为自变量、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为因变量建立边缘效应模型,分析不同间伐方式对华北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09年 第4期18卷 1492-1496页
作者: 刘楠 王玉杰 王毅力 储小院 齐娜 吴云 陈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重庆400700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库已经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对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土壤有机碳和C/N的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4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不同,且都随土壤深度增加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数学模型方法选择人工薪炭林树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 第6期25卷 89-92页
作者: 吴志莲 焦一之 山西省水利厅 太原03000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人工薪炭林是当前人工林建设中的重要林种,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该文拟通过寻找区域内各主要适生薪炭林树种,对其采样的重量和样本燃烧的热值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从而找出燃烧热值最高的一种或者几种优势薪炭林树种,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4种典型林分土壤学性质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9年 第1期22卷 129-133页
作者: 王海燕 雷相东 陆元昌 周燕华 何楚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海南省林业局 海南海口570203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rimary forest,natural secondary forest,Pinus caribaea and Acacia mangium stands in Baisha County,Hainan Province,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soil pH,o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养分交互作用的生态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北方园艺 2009年 第6期 111-115页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沃德兰特(北京)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 北京100080
土壤养分影响AM真菌种属组成、AM真菌的丰度、孢子数量、孢子密度以及频度;AM真菌反过来影响宿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多样性。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养分N、P、K以及土壤有机质等因子对AMF生长发育及群落多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板栗野生居群与栽培品种间叶绿体微卫星遗传差异初探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9年 第10期45卷 62-68页
作者: 黄武刚 程丽莉 周志军 刘建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北京100093 昌平林业局 北京102200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对24对cpSSR通用引物进行筛选,选用4对呈现多态性的引物对板栗的4个野生居群和9个地方品种群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位点在128个样本中扩增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1.635,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381,各遗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庆北水源区水源涵养林构建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09年 第4期23卷 236-240页
作者: 赵洋毅 王玉杰 王云琦 成晨 储小院 刘楠 吴云 陈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重庆400700
为探讨不同模式水源涵养林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便从营林的角度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土壤,以最大限度保持土壤肥力和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提高水源涵养林对重庆市水源区的水源涵养效益。对重庆北水源区6种不同构建模式的水源涵养林地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山区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灌溉排水学报 2009年 第1期28卷 113-117页
作者: 苏薇 岳永杰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呼和浩特010019
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设立面积为0.8 hm2的样地,对胸径大于5 cm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定位调查,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油松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丰富,乔木层共出现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