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3 篇 期刊文献
  • 10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13 篇 农学
    • 72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4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8 篇 工学
    • 363 篇 农业工程
    • 303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2 篇 土壤水分
  • 45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8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9 篇 余新晓
  • 118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1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60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1733 条 记 录,以下是901-910 订阅
排序:
青藏铁路措那湖沿岸防风固沙工程效益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6期32卷 61-65页
作者: 薛智德 刘世海 许兆义 王连俊 沈宇鹏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100044
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基本沿青藏公路南行抵至拉萨市,线路全长1140km。铁路沿线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线路长约260km,风蚀严重影响着铁路的安全运营。以西藏安多县境内措那湖沿岸布设的以高立式沙障、石方格沙障、碎石压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价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0年 第9期29卷 1032-1040页
作者: 张学霞 武鹏飞 刘奇勇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科学评价水资源供需矛盾引起的风险成为有效解决水资源失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1999-2006年的水量、水质和社会经济数据对松辽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津蓟县黄土梁子防护林体系植被结构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第1期38卷 443-446页
作者: 白艳江 杨海龙 高甲荣 曹波 王会清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蓟县水务局 天津蓟县301900
介绍了京津地区风沙源防沙治沙工程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天津蓟县黄土梁子小流域为例,研究了水源涵养林、生态经济林、道路防护林和沟道防护林所组成的防护林体系的植被结构和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在流域内构建防护林体系,能有效控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现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 第18期26卷 180-185页
作者: 张璐 孙向阳 尚成海 田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天津市大港区农业服务中心 天津300270
盐碱地改良对于现阶段中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以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生态分析,阐明了现阶段盐碱地改良的制约因素,综述了用于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方法,及废弃物资源、应用快速改良肥、培肥土壤等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测算地表碳通量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世界林业研究 2010年 第3期23卷 24-28页
作者: 耿绍波 鲁绍伟 饶良懿 杨晓菲 高东 冯宗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河南省西平县林业局 河南西平463900
准确测定地表碳通量对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区域分布、寻找未知碳汇及预报未来的气候变趋势意义重大,涡度相关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研究碳通量的标准方法。文中简要回顾了涡度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概述了其优缺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渝北水源区水源涵养林构建模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0年 第15期30卷 4162-4172页
作者: 赵洋毅 王玉杰 王云琦 赵占军 吴云 陈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重庆400700
土壤渗透性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作用重要指标之一,其受制于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与植被类型、土壤结构、土壤种类和降雨强度等关系密切。为探讨不同构建模式水源涵养林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以裸地为对照,以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剖面CO_2通量的变特征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2期32卷 6-13页
作者: 高程达 孙向阳 张林 李志刚 阿拉塔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贸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采用开放式样杆方法,对干旱土纲的4种土壤类型(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山地灰褐土)进行土壤剖面CO_2,通量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0~6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剖面CO_2通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60 cm为转折点,之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物土壤结皮理性质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10年 第3期27卷 401-408页
作者: 王蕊 朱清科 卜楠 秦伟 安彦川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北京100044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理性质的变,分析了不同盖度水平结皮的机械组成、养分、学元素以及土壤因子与生物结皮盖度的相关性和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结皮的发育,土壤有机质、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小流域土壤渗透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 第2期17卷 75-79,85页
作者: 李海光 余新晓 张满良 信忠保 徐峰 李庆云 刘淑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站 甘肃天水741000
土壤渗透特性是土壤重要的性质之一,采用双环法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吕二沟小流域不同地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渗透性测定,研究其入渗透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饱和渗透率影响较大,无论是在流域的上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干旱黄土区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群落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0年 第4期19卷 857-863页
作者: 刘中奇 朱清科 秦伟 李萍 王晶 邝高明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北京100044
为研究半干旱黄土区高效植被恢复途径,选取陕西省吴起县境内的合沟封禁流域和柴沟人工造林流域为研究区,在两流域内,沿顺坡和横坡方向,选择一系列20 m×20 m的样地,各组成2条样带。在每个样地内的对角线交点和对角线四分之一处选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