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8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5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8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3 篇 工学
    • 358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4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7 篇 余新晓
  • 117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1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7 篇 张克斌
  • 57 篇 毕华兴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1725 条 记 录,以下是1301-1310 订阅
排序:
谈近自然林业理论
收藏 引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20期 88-88,91页
作者: 史宇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理论的概念、发展概况以及基本的经营原则,分析了在我国发展近自然林业经营的多方面有利条件,提出了应将欧洲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我国的生态林业理论结合,走一条新的林业发展道路,旨在为中国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 评论
臭椿苗木蒸腾速率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年 第3期6卷 112-115,120页
作者: 廖行 李香云 王百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2006年5—10月在山西方山北京林业大学试验基地,采用LI-1600稳态气孔仪,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盆栽臭椿的生理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分析了不同水势梯度下、不同时间段臭椿蒸腾耗水速率的变规律。结果表明:蒸腾速率与生理辐射光量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汽车使用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年 第12期33卷 152-155,185页
作者: 刘扬 郭建斌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使用造成的污染日趋加剧。汽车在给人类带来便捷与文明的同时也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和能源的最大消耗者。本文在研究了汽车污染的类型、生成机理、特点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后,指出了汽车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立地因子植被恢复法在汶川地震植被重建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年 第5期6卷 16-20页
作者: 田佳 田涛 赵廷宁 高甲荣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次生灾害使当地的植被毁坏严重,微立地因子植被恢复法适用于地震灾区复杂的立地条件植被重建。在研究灾区植被破坏类型的基础上,将损毁植被的坡面划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年 第3期6卷 102-106页
作者: 胡淑萍 余新晓 刘彦 岳永杰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中3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群落总体的多样性特征为黑桦-柔毛绣线菊-野青茅+矮紫苞鸢尾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森林植被对坡面土壤水蚀作用的动力学机理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10期28卷 5084-5094页
作者: 张颖 牛健植 谢宝元 余新晓 朱建刚 李维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66100
水力侵蚀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坡面土壤侵蚀主要是由雨滴击溅、坡面径流引起,而森林植被作为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以其林冠层、林木茎杆、林地上富集的枯枝落叶层、根系层以及发育疏松而深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财富 2008年 第12X期 131-131,130页
作者: 段庆彬 张志强 唐丽霞 郭军廷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植被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是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主体,通过对吉县蔡家川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测定与研究,得出了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灌木林(61.02mm)〉杨树次生林(53.2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森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 第32期 197-198页
作者: 刘楠 王玉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介绍了森林水质的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森林对径流中学成分、病原体、泥沙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输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人类活动影响森林进而影响水质的研究也已经展开,也为人类保护森林、水资源和生产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于河溪生物栖息环境生态工程述评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 第2期15卷 256-259页
作者: 刘瑛 高甲荣 冯泽深 李松桂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天津市武清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天津301700
创造适宜河溪生物栖息环境是河溪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之一。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人工的河溪或平缓顺直的、激流的河溪通常不能为河溪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构建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的措施出发,论述了创造深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边坡形态对刺槐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S2期30卷 228-233页
作者: 刘秀萍 陈丽华 宋维峰 高振林 张超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于野外调查和内试验,该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坡度和坡长对刺槐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刺槐林边坡的最大主应力等值线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边坡顶的拉应力范围较素土边坡减小;随坡度和坡长增加,边坡顶的拉应力值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