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8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5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8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3 篇 工学
    • 358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4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7 篇 余新晓
  • 117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1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7 篇 张克斌
  • 57 篇 毕华兴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1725 条 记 录,以下是1381-1390 订阅
排序:
不同土壤水分对幼龄梨树生理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07年 第2期27卷 79-82页
作者: 李洁 朱清科 郭小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山西省吉县地区幼龄梨树为研究对象,在盆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幼龄梨树生长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梨树的蒸腾速率日变趋势在SWC≤10%时,呈现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出现在上午10时,第二个高峰出现在14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三轴试验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7年 第5期43卷 54-58页
作者: 刘秀萍 陈丽华 宋维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林木根系为研究对象,将根系与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用三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探讨不同根系直径、根系分布方式、复合体含水量和围压下的极限主应力差和加根效果,得出根土复合体的强度指标。结果表明:根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大通几种主要灌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年 第4期25卷 119-122页
作者: 朱艳艳 贺康宁 唐道锋 巩玉霞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盆栽苗木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中宁枸杞(Lycium barbarum)、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土壤含水量(SWC)的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生态修复的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7年 第6期14卷 290-294,297页
作者: 李果 王百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生态修复方法缺失,不能有效解决大规模生态系统退、生态过程被中断等自然生态问题这一状况,提出利用空间规划的方法进行区域生态修复,探讨了区域生态修复规划的原则、内容、及流程,认为自然生态空间结构设计是该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被对流域水文特征响应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07年 第3期21卷 170-172,182页
作者: 杨新兵 余新晓 孙庆艳 陈慧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3
通过2001~2005年连续5年的密云水库集水区的流域水文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流域内年平均降雨量为594.7 mm,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70%~80%。表层土壤含水量年均6.8%~11.3%,年内变与降雨量趋势基本一致,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果树蒸腾光合及水分利用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7年 第4期14卷 302-304,308页
作者: 李洁 郭小平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山西省吉县地区幼龄苹果、梨为研究对象,在盆栽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两种果树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日变规律,得出苹果、梨的蒸腾速率在土壤含水量6%~10%时呈现双峰曲线,中午出现低谷区;而在土壤含水量12%~20%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效益评价研究与进展
收藏 引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22卷 168-172页
作者: 赖亚飞 朱清科 李文华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本文从生态环境建设内涵入手,综合评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来源: 评论
ADO技术在无限流向法实现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7年 第2期14卷 164-167,170页
作者: 吴根梅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规则格网DEM的流向确定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一个关键问题。无限流向法是对D8方法以及多流向算法的折中。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对DEM数据库访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Microsoft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新接口,ADO(Active Data O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分平衡基础上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林配置模式探讨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7年 第1期14卷 179-183页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张建军 毕华兴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就山西西南黄土残塬沟壑与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问题进行探讨。在遵循以小流域为设计对象单元,针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因害设防,层层设防的防护林体系配置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从林地和流域的水分平衡出发,小流域防护林体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土石山区灌草群落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7年 第3期14卷 92-94页
作者: 吴岚 余新晓 张振明 鲁绍伟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研究了华北土石山区八达岭林区灌丛植被在不同干扰情况下的生物多样性,并运用模糊聚类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区现有植被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多低于1.5,且在干扰严重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地更加明显;在干扰严重的地区,群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