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8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5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8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3 篇 工学
    • 358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4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7 篇 余新晓
  • 117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1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7 篇 张克斌
  • 57 篇 毕华兴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1725 条 记 录,以下是811-820 订阅
排序:
添加竹酢液和菌剂对园林废弃物堆肥理性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0年 第8期26卷 272-278页
作者: 田赟 王海燕 孙向阳 禹宙 曹吉鑫 张璐 赵琨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100081
为研究不同水平竹酢液及菌剂对堆肥效果的影响,以园林废弃物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设计以竹酢液和菌剂为添加剂进行静态好氧高温堆肥试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处理的温度、pH值、EC值、全N、全P和全K的变趋势,并对腐熟后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乌素沙地沙柳与柠条根系分布特征对比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3期24卷 158-161页
作者: 张莉 吴斌 丁国栋 张宇清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采用土柱法对毛乌素沙地沙柳与柠条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沙柳与柠条均为主根型植物,沙柳的水平根更为发达。三年生沙柳根系水平分布在距树基160cm范围内的土层中,距树基0~40cm范围内根系分布最多,占总根量的78.73%;柠条根系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陕北黄土区浅沟分布特征及其与立地类型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4期38卷 79-85页
作者: 李安怡 吴秀芹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提取浅沟特征参数,建立浅沟发生的临界关系式,研究立地类型对浅沟的影响。【方法】以ArcGIS9.2为操作平台,Quick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黄土丘陵沟壑区合家沟封育流域的浅沟信息,确定浅沟参数(浅沟长度、浅沟沟间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倍增和气候变北京山区栓皮栎林NPP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0年 第6期19卷 1278-1283页
作者: 范敏锐 余新晓 张振明 史宇 吕锡芝 周彬 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应用生物地球学过程模型BIOME-BGC估算了1977—1992年北京妙峰山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分析气候对NPP年际变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情景下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977—1992年15年间栓皮栎的NPP(以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有机碳研究
收藏 引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5期19卷 535-539页
作者: 王海燕 张洪江 杨平 王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研究了重庆四面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0~20、20~40和40~6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3.09、7.51和3.21 g/kg;0~20 cm的土壤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预测植物瞬态液流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1期46卷 152-157页
作者: 朱建刚 余新晓 陈丽华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The increasingly mature nonlinear technique can facilitate accurate forecasting of transient sap flow process of *** this paper,the dominated tree species,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 Beijing mou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地区不同树龄富士苹果树群体冠层结构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11期38卷 115-120页
作者: 王亮 郭小平 毕华兴 代巍 史小丽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探讨苹果树群体在生长过程中冠层结构的变特征及其影响。【方法】以山西省吉县东城乡3~20年生富士苹果树为试材,每种树龄群体选择12株样树,使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其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开度(DIFN)、平均叶倾角(MT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变对热扩散法测算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0年 第3期30卷 635-644页
作者: 庞卓 余新晓 朱建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为了揭示树干自然温度梯度的变规律及其对树干液流速率测算结果的影响,于2007年5月至10月利用改进的SF-L型热扩散式树液流测定装置,对北京低山区生长的油松和侧柏的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加热温差和气象、土壤水分因子进行了连日同步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流域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0年 第6期25卷 990-1000页
作者: 郑江坤 魏天兴 朱金兆 赵健 陈致富 朱文德 大林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论文以陕西吴起县柴沟和合家沟为例,通过样地的植被和土壤调查,在小流域尺度上分析了退耕10 a后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方式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群落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者草本群落结构相近,相似性系数为0.925。人工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5种植被类型土壤CO_2通量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0年 第4期24卷 203-207,212页
作者: 高东 鲁绍伟 饶良懿 杨晓菲 耿绍波 李文斌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利用Licor-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对华北平原地区5种不同密度和类型杨树人工林2009年10月份的土壤呼吸通量进行了观测、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短时间尺度上,它们的土壤呼吸通量有显著的差别,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大小顺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