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8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5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8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3 篇 工学
    • 358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4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7 篇 余新晓
  • 117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1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7 篇 张克斌
  • 57 篇 毕华兴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1725 条 记 录,以下是851-860 订阅
排序:
北京郊区河岸带自然性评价指标体系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0年 第1期30卷 161-165页
作者: 娄会品 高甲荣 陈子珊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是河溪的重要组成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对河流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安达木河水域特点和野外调查,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选取了相互匹配的16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京郊河溪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0年 第2期30卷 46-50页
作者: 冯泽深 高甲荣 娄会品 赵哲光 杨海龙 王颖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运用模糊概率评价模型,构建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郊区安达木河岸边带进行了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并将适宜性分为:完全不适宜(Ⅰ),低度适宜(Ⅱ),适宜(Ⅲ),非常适宜(Ⅳ)共4个等级。结果表明,安达木河岸边带生态恢复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封禁流域植被枯落物分布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草业科学 2010年 第4期27卷 20-24页
作者: 刘中奇 朱清科 邝高明 王晶 李萍 赵荟 赵磊磊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通过对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封育流域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现存量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枯落物的影响因子及分布规律。对60个样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与坡度呈二次回归关系,枯落物现存量最小值出现在坡度25.5°的位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北干旱区森林和草原SOC向SIC转移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年 第2期25卷 40-44页
作者: 张林 孙向阳 曹吉鑫 高程达 张月鲜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干旱区的土壤碳是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分.西北干旱区土壤无机碳比重较大,且通过'SOC-CO_2-SIC'的微碳循环系统存在着土壤有机碳(SOC)向土壤无机碳(SIC)的转移,研究该迁移转过程、估算其转移量,可揭露'遗漏'的一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陕北生态退耕区植被群落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性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 第4期17卷 162-165页
作者: 郑江坤 魏天兴 陈致富 赵健 夏菁 朱文德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研究陕北生态退耕区土壤水文特性,对吴起县县城周边各植被群落土壤贮水与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持贮水量和饱和贮水量之间、初渗率和稳渗率之间变趋势基本相同,而滞留贮水量和饱和贮水量之间的相关性不大;土壤贮水量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乌素沙地三种荒漠灌木根系分布特征与土壤水分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 第4期17卷 129-133页
作者: 赵岩 周文渊 孙保平 杨越 李江锋 李锦荣 曹波 钟华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用全根系挖掘法,调查研究了风沙地生境中的黑沙蒿、杨柴、沙木蓼的根系分布特征;对根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观测,确定3种植物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杨柴的根系分布范围为地下0-280cm,主要分布在20-110cm,占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分布的地形分异规律研究--以山西省方山县土桥沟流域为例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 第4期17卷 180-182,187页
作者: 骆汉 贾慧慧 赵廷宁 董梅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降雨是陆上水资源的直接来源和水循环的首要环节,尤其是在降雨匮乏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通过对降雨空间分布的研究,可以为人工林栽培、植被恢复、土壤侵蚀等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研究地区不同地形位置布设雨量观测设备,进行场降雨观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区饲料桑栽培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实用技术 2010年 第6期 18-19页
作者: 赵健 魏天兴 郑江坤 陈致富 大林直 朱文德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对吴起县饲料桑栽植示范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饲料桑栽植的第一年,平均成活率为75.5%,平均苗木生长量是以10.51 cm;第二年平均成活率为64.8%,平均苗木生长量为35.6 cm,苗木基径都在0.33 cm以上,最大值可达0.73 cm。饲料桑苗木生长量第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水剂和聚天门冬氨酸复合材料对紫穗槐生长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年 第6期25卷 94-98页
作者: 王婷 王百田 王红 张东东 杨浩 隋旭红 杨健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研究保水剂和聚天门冬氨酸复合一体使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盆栽紫穗槐幼苗为材料,通过6种复合配方测定紫穗槐的生长指标,应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因子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复合配方以及探索其是否具有应用潜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滨海泥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年 第2期25卷 87-92,142页
作者: 景峰 朱金兆 张学培 李国华 岳增璧 云波兰 曹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盐碱地造林是世界性的难题。采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大穴客土基盘和种基盘造林法在盐碱地进行试验造林,并通过桑苗和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种基盘配方配比等对盐碱地基盘造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盐碱地常规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