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8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5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8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3 篇 工学
    • 358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4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7 篇 余新晓
  • 117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1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7 篇 张克斌
  • 57 篇 毕华兴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1725 条 记 录,以下是921-930 订阅
排序:
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仪器 2010年 第1期 18-23页
作者: 张林 孙向阳 高程达 曹吉鑫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已发展成为研究土壤碳周转和循环的得力工具.本文简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的结构和测量原理,详细介绍了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土壤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评估土壤有机质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年 第1期8卷 105-112页
作者: 边振 张克斌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准确、全面、及时的荒漠化评价有助于人类制订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基准3方面评述了我国近30 a来荒漠化评价的研究成果,指出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评价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生长及耗水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25卷 12-17页
作者: 方晓娟 李吉跃 聂立水 沈应柏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和加拿大Epson Twain Pro扫描仪等,研究了9个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1(2)-0型)的生长及蒸腾耗水特性,并对苗高地径、耗水特性、叶片失水率、比叶重、生物量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性系30、BL5、S86生长较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百花山核桃楸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 第3期17卷 212-216页
作者: 吕锡芝 范敏锐 余新晓 岳永杰 王雄宾 焦雪辉 周彬 张灿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呼和浩特010019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100083
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核桃楸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核桃楸种群密度和断面积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优势种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DMA1X的无线传输自动气象站系统的构建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0年 第2期30卷 180-183,189页
作者: 田佳 骆汉 田涛 赵廷宁 高甲荣 孟欣欣 吉崎真司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微型计算机系统产业有限公司 东京都市大学环境情报学部
近年来自动气象站的快速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气象观测的发展,以往靠人工值守的观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代水土保持发展的需要,可远程控制和无线数据传输的气象观测系统是未来气象站系统发展的趋势。通过将美国DAVIS公司生产的Van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覆盖生态垫对沙地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6期38卷 68-71页
作者: 沈文森 耿玉清 王小平 胡剑非 胡东阳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北京市双青林场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提高沙地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土壤有机物质,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了解生态垫对沙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北京顺义双青林场采集覆盖生态垫土壤和对照土壤,对土壤养分和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0年 第6期30卷 1456-1462页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陈保冬 黄益宗 王幼珊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10008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089
不同施肥处理影响AMF(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群体结构,然而不同AMF群体结构对植物的生长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试验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7种不同来源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和N、P、K以及微量元素Cu、Z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连市常见草坪的蒸腾耗水特征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 第3期38卷 57-60页
作者: 张文娟 张志强 李湛东 张晓放 董克宇 陈立欣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大连市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大连市风景园林处
以位于我国北方大连市中心劳动公园内一种混合草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蒸发皿对其耗水量进行研究,根据水量平衡的原理,分析蒸发皿内植株的蒸腾耗水量及土壤水分动态的变。结论为:草本植物典型天气耗水量日变显示,5-10月的日耗水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清水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与气候变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 第7期34卷 800-810页
作者: 唐丽霞 张志强 王新杰 王盛萍 查同刚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阳550025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100083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102206
水资源短缺是黄土高原面临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河川径流演变对土地利用与气候变的响应是开展适应性流域管理的基础。该文以黄河流域中游山西省吉县境内的清水河流域(面积436km2)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和降雨变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0年 第8期25卷 1340-1349页
作者: 唐丽霞 张志强 王新杰 王盛萍 查同刚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阳550025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100083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102206
近50 a来,在气候变和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实施的背景下,黄土高原的侵蚀产沙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以黄土高原典型中尺度流域清水河流域(面积436 km2)为研究对象,利用1959、1986、2007年的土地利用解译结果和1960—2005年该流域实测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