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61 篇 期刊文献
  • 7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12 篇 农学
    • 56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45 篇 林学
    • 22 篇 作物学
    • 21 篇 园艺学
    • 15 篇 畜牧学
    • 14 篇 草学
  • 541 篇 工学
    • 270 篇 农业工程
    • 227 篇 水利工程
    • 115 篇 林业工程
    • 4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7 篇 城乡规划学
    • 1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0 篇 建筑学
    • 10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矿业工程
    • 7 篇 土木工程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98 篇 理学
    • 236 篇 生态学
    • 32 篇 大气科学
    • 19 篇 生物学
    • 11 篇 地理学
  • 51 篇 管理学
    • 29 篇 公共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1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艺术学

主题

  • 59 篇 黄土高原
  • 52 篇 土壤水分
  • 37 篇 水土保持
  • 34 篇 枯落物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2 篇 黄土区
  • 29 篇 土地利用
  • 29 篇 物种多样性
  • 28 篇 北京山区
  • 28 篇 土壤含水量
  • 28 篇 蒸腾速率
  • 27 篇 土壤
  • 25 篇 退耕还林
  • 24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3 篇 土壤侵蚀
  • 23 篇 缙云山
  • 22 篇 土壤养分
  • 22 篇 生物量
  • 22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22 篇 植被恢复

机构

  • 1,14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2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9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4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3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 10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0 篇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
  • 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 篇 河北省林业局

作者

  • 246 篇 余新晓
  • 107 篇 朱清科
  • 69 篇 陈丽华
  • 60 篇 王玉杰
  • 59 篇 丁国栋
  • 57 篇 张克斌
  • 55 篇 赵廷宁
  • 54 篇 张志强
  • 53 篇 毕华兴
  • 52 篇 王云琦
  • 45 篇 王百田
  • 39 篇 鲁绍伟
  • 39 篇 贾国栋
  • 38 篇 吴斌
  • 37 篇 王冬梅
  • 37 篇 张宇清
  • 37 篇 秦伟
  • 34 篇 牛健植
  • 34 篇 张建军
  • 33 篇 魏天兴

语言

  • 1,3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13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季节性氮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净氮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年 第12期46卷 63-70页
作者: 王小双 陈俊刚 张云海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目的】探究季节性氮添加对温带典型草原土壤无机氮库及氮矿速率的影响,揭示氮矿月动态、年际变及环境驱动机制,为理解土壤氮循环与氮沉降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季节(秋季、冬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荒漠绿洲区带状防护林遥感提取方法研究——以磴口为例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年 第12期42卷 3896-3905页
作者: 高峰 姜群鸥 辛智鸣 肖辉杰 律可心 乔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缙云山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内蒙古磴口015200
防护林是我国荒漠绿洲区主要植被类型,可为该地区防风固沙、水盐调控、水热平衡提供有力保障,调查防护林空间分布信息十分重要。然而荒漠绿洲防护林条带较窄、斑块面积小、分布广且零散,不易大尺度准确提取。为解决此难点,以磴口县荒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京郊强降雨条件下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配置模式效益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 第1期36卷 8-17页
作者: 杨润泽 冯天骄 肖辉杰 王奋忠 赵泽坤 王世雷 朱俊英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市密云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北京101500
以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0个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的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地2004—2019年降雨格局变,并以发生在2010—2018年的19次代表性强降雨作为样本降雨事件,探究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侵蚀与面源污染特征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密云水库周边板栗林下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 第6期29卷 28-35页
作者: 杨润泽 肖辉杰 冯天骄 王奋忠 赵泽坤 郭子萱 王世雷 朱俊英 李世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市密云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北京101500
为探究密云水库周边板栗林下的土壤侵蚀规律以及适合于当地板栗林下的水土保持措施,选取发生于2021年8月的10次降雨事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下产流产沙对降雨因子的响应,采用径流小区法对不同水保措施配置模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高寒草甸区植被退和人工植被恢复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4年 第4期38卷 153-161页
作者: 甄子雲 赵洋 姜群鸥 解晨 赵伟航 刘兰华 周铁军 何财松 周扬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拉萨86000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北京100081
[目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高寒草甸是其重要组成分,水土保持功能是高寒草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开展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水土流失过程研究对减少人为扰动水土流失、保障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青藏高原高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WEPP模型的工程建设中施工便道边坡水土流失特征——以林芝市巴宜区为例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3年 第5期37卷 31-39,47页
作者: 于洋 姜群鸥 王紫璇 甄子雲 刘兰华 何财松 周扬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北京100081
工程建设中施工便道导致的水土流失与传统土壤侵蚀不同,施工便道改变原自然坡面形态及水文过程,致使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并形成路面、挖填边坡等多个侵蚀产沙位,结构松散的路堑及边坡对降雨的响应更强、速度更快,土质低等级道路所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与预测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 第3期43卷 96-105页
作者: 肖玲 姜群鸥 王美林 律可心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 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目的]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规划者从生态学角度宏观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为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基于MSPA和InVEST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和产业发展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间伐强度对坝上樟子松林下持水能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 第7期32卷 2347-2354页
作者: 吴雪铭 余新晓 陈丽华 贾国栋 邱云霄 彭修文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河北坝上地区地势复杂、气候条件较差,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樟子松、落叶松等耐贫瘠速生树种被大面积种植,然而不合理的植被密度会导致降雨的低效率利用。本研究以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县域多维贫困与相对贫困识别及扶贫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1年 第6期76卷 1455-1470页
作者: 徐藜丹 邓祥征 姜群鸥 马丰魁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3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任务步入了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收入贫困转向多维贫困的新阶段。本文以中国31个省(直辖市)县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以及基于脆弱性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县域多维发展指数和多维相对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坡向对六盘山人工华北落叶松林径向生长⁃气候关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6期44卷 7290-7300页
作者: 王巍樾 万艳芳 白雨诗 王冬梅 于澎涛 王彦辉 刘亚玲 李宗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100085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人工林生长受水分和温度影响显著,坡向作为重要的立地因子,在水热条件再分配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测定了1995—2020年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阴坡、半阴坡和阳坡的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