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9 篇 期刊文献
  • 9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7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1 篇 林学
    • 33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7 篇 工学
    • 362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5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0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土壤
  • 29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9 篇 余新晓
  • 118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27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排序:
北京山区三种植物叶片水δ18O特征影响因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6年 第5期35卷 1240-1247页
作者: 娄源海 余新晓 邓文平 贾国栋 刘自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而叶片水稳定同位素特征能够反映植物生长周围的气候和生态信息。本研究以旱季、雨季北京山区3种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荆条(Vit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6年 第3期29卷 389-394页
作者: 任正龑 朱清科 张恰咛 马欢 黄正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传统造林树木种植点设计忽略了黄土坡面微地形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切沟、塌陷地、缓台等微地形与现有林分乔木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可为近自然造林乔灌混交水土保持林结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三道川流域内原状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高寒区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养分状况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6年 第9期35卷 2271-2278页
作者: 左巍 贺康宁 田赟 王玮璐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纽带,在土壤改良、幼苗更新以水源涵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凋落物的碳、氮、磷学计量特征更是其中的关键。本研究比较了青海高寒地区立地条件和林龄基本相同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树种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6年 第4期29卷 587-595页
作者: 李慧 王百田 刘涛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探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树种营养器官(叶、枝、干、根)其土壤的养分含量变特征。[方法]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取样分析方法,对3种典型森林树种(刺槐、侧柏、辽东栎)不同器官其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西山大气降水中D和^(18)O组成变水汽来源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6年 第7期31卷 1211-1221页
作者: 郝玥 余新晓 邓文平 贾国栋 娄源海 白艳婧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论文利用北京西山鹫峰地区2011年7月—2012年7月观测站点内大气降水δD和δ18O数据,研究了北京西山山前丘陵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大气降雨δD和δ18O的平均值要低于中国和全球降水同位素的平均值,并与北京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QuickBird影像的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差异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16年 第3期33卷 554-559页
作者: 阿妮克孜.肉孜 张岩 何远梅 李镇 杨松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探讨退耕还林(草)以来,不同区域以不同立地类型植被恢复的差异,利用2期同时相Quickbird影像等数据,分析黄土高原3个研究区6~9 a的植被变。结果表明:1陕西吴起县研究区8种立地类型条件下植被覆盖度都有增加,但是阳向斜坡和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喷洒浓度沙蒿胶固沙效果试验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6年 第5期32卷 149-155页
作者: 刘军 张宇清 秦树高 冯薇 孙延菲 王莉 白宇轩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探究沙蒿胶的固沙效果,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0.02%、0.05%、0.10%、0.20%和0.50%)的沙蒿胶喷洒试验,对固沙试样的固结层厚度、抗压强度、抗风蚀能力、团聚体水稳定性、渗透性、保水性和沙蒿胶对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春季城区道路不同绿地配置模式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6年 第7期36卷 2076-2083页
作者: 杨貌 张志强 陈立欣 刘辰明 邹瑞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研究城市道路不同绿地类型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削减作用,是提高城市绿地大气污染治理功能绿地配置模式优的重要基础。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3条典型主干道道路为对象,选取乔木、灌木、草本、乔-灌、乔-草、乔-灌-草6种典型绿地配置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山区油松侧柏降雨前后水分来源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年 第2期14卷 111-119页
作者: 刘自强 余新晓 邓文平 贾国栋 贾剑波 娄源海 李瀚之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山区处于季节性干旱的生态脆弱地带,研究其典型树种在降雨前后的水分来源对干旱区水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氢氧同位素技术,以北京山区典型乔木树种油松和侧柏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树木枝条、土壤、地下水和降雨等氢氧同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水陆交错带硝态氮淋失规律的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6年 第1期30卷 20-25页
作者: 吴林川 王冬梅 卢洋 任远 黄端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广西桂林市潜经村漓江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区域,按照不同淹没程度将水陆交错带分为重度淹没带(T_1)、中度淹没带(T_2)、轻度淹没带(T_3),运用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淹没带、不同尿素施肥量、不同价态阳离子对硝态氮(NO_3^--N)淋失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