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9 篇 期刊文献
  • 9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07 篇 农学
    • 7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1 篇 林学
    • 33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7 篇 工学
    • 362 篇 农业工程
    • 302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5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0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土壤
  • 29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9 篇 余新晓
  • 118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27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河北生态用地时空格局的地貌分异特征
收藏 引用
国土资源遥感 2020年 第2期32卷 146-153页
作者: 武爱彬 赵艳霞 秦彦杰 沈会涛 李庆辰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石家庄05001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生态用地是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供给者,对控制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河北省生态用地时空格局的地貌分异特征可以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用地保护与优、土地利用规划以生态战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5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山区元宝枫夜间液流活动特征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9期39卷 3210-3223页
作者: 张婕 蔡永茂 陈立欣 陈左司南 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 北京102112
树木夜间会维持分气孔开放,从而能够在一定环境驱动因子的情况下进行夜间蒸腾。夜间液流作为储存水的重要来源,能够补充植物白天的水分亏缺,使其恢复水分储备,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采用TDP热探针法测定了位于八达岭林场的元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山区侧柏生态系统各组分夜间δ13C变特征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9年 第5期33卷 163-170,176页
作者: 朱栩辉 余新晓 李瀚之 贾国栋 郑鹏飞 王渝淞 孙乐乐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采用同位素光谱测定仪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生长旺盛期夜间CO2浓度和δ^13 C进行原位观测。分析侧柏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夜间呼吸δ^13 C的差异,探究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使用Keeling plot法拟合侧柏林7—9月夜间呼吸作用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VDI的玛曲土壤湿度时空变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年 第4期17卷 141-152页
作者: 王美林 姜群鸥 邵雅琪 孙驷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玛曲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生态脆弱地区,研究土壤湿度动态变其影响因素,对青藏高原区水资源、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反演玛曲2000—2015年土壤湿度,分析土壤湿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8年 第3期54卷 1-7页
作者: 路伟伟 余新晓 贾国栋 李瀚之 刘自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探究北京市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的响应,重建1947—2014年密云山区气候资料,以期为揭示该地区的气候变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测定密云山区红门川流域油松树轮δ^(13)C值,建立1947—2014年的树轮δ^(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年 第8期41卷 105-114页
作者: 张佳楠 张建军 张海博 孙若修 张守红 杨云斌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西吉县042200
【目的】评价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为筛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构建与管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的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油松人工林、侧柏人工林、刺槐人工林4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植被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随机森林的不同径级树木死亡影响因子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21期39卷 8003-8009页
作者: 常晓敏 余新晓 贾国栋 孙立博 刘自强 杨照国 闫腾飞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丰宁县大滩林场 石家庄068357 张北县林业局 张家口076450
树木死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不同径级的林木,导致其死亡的原因是否相同尚不明确。以坝上地区小叶杨为对象,于2016—2017年调查了100块20m×20m样地。以林木胸径、林木相对断面积、林龄、林分密度、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降雨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各土层含水率动态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年 第11期40卷 93-101页
作者: 陈佩岩 马岚 梅雪梅 张栋 薛孟君 孙一惠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以晋西黄土区典型油松林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区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对应林分3种密度枯落物后进行野外人工降雨,并对其覆盖下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年 第9期40卷 45-54页
作者: 赵耀 王百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探索不同林地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3种人工林(油松林、刺槐林和油松×刺槐混交林)和2种天然次生林(山杨次生林、辽东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的蓄水动态雨水渗透深度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年 第2期17卷 17-26页
作者: 高思远 张建军 李梁 张海博 孙若修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西临汾042200
为探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地蓄水动态特征,分析水土保持林在造林时修建的水平阶成林后对雨水径流的再分配效果,以不同降雨条件下雨水的渗透深度,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人工水土保持林地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地和油松(Pinus 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