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0 篇 期刊文献
  • 10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85 篇 农学
    • 75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21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9 篇 园艺学
    • 19 篇 畜牧学
    • 18 篇 草学
  • 774 篇 工学
    • 390 篇 农业工程
    • 327 篇 水利工程
    • 149 篇 林业工程
    • 6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0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05 篇 理学
    • 330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4 篇 生物学
    • 14 篇 地理学
  • 70 篇 管理学
    • 40 篇 公共管理
    • 2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4 篇 经济学
    • 7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82 篇 黄土高原
  • 66 篇 土壤水分
  • 46 篇 水土保持
  • 46 篇 黄土区
  • 44 篇 枯落物
  • 42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北京山区
  • 40 篇 退耕还林
  • 37 篇 土地利用
  • 37 篇 土壤含水量
  • 34 篇 晋西黄土区
  • 34 篇 物种多样性
  • 34 篇 土壤
  • 31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植被恢复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生物量
  • 27 篇 缙云山

机构

  • 1,58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2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6 篇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4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3 篇 宁夏大学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作者

  • 310 篇 余新晓
  • 120 篇 朱清科
  • 104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92 篇 丁国栋
  • 78 篇 张志强
  • 70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62 篇 贾国栋
  • 59 篇 王云琦
  • 59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50 篇 孙保平
  • 49 篇 孙向阳
  • 46 篇 鲁绍伟
  • 46 篇 吴斌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高广磊
  • 43 篇 王冬梅

语言

  • 1,8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1836 条 记 录,以下是1821-1830 订阅
排序:
黄土区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与植被防止侵蚀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5期24卷 19-24页
作者: 魏天兴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该文研究山西西南部黄土区小流域的泥沙来源 .从实验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地貌部位来看 ,沟谷地 (沟头、沟道和沟坡 )大于沟间地 (坡面、梁峁坡 ) ,沟谷地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 60 %以上 ,沟谷地侵蚀模数是沟间地的 1 2 8~2 48倍 .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贡嘎山冷杉林区苔藓层截持降水过程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24卷 60-63页
作者: 陈丽华 余新晓 张东升 高甲荣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对长江上游贡嘎山的冷杉林研究表明 ,苔藓层具有明显的拦截和调蓄降水的生态水文作用 .苔藓层水文作用过程分解成降雨截留、非饱和下渗、饱和下渗、雨后水分消退 4个阶段 .根据实验数据应用水箱模型 ,确定出了典型场降雨过程中各作用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根系固土力学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24卷 64-67页
作者: 朱清科 陈丽华 张东升 谢春华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探索森林生态系统树木根系固土力学机制 ,对长江上游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主要树种进行了根系抗拉试验 .结果表明 :各树种根系在受拉情况下 ,峨眉冷杉 (Abiesfabri)、冬瓜杨 (Populuspurdomii)根系为典型的弹性断裂 ,而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生态用水的计算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02年 第4期16卷 116-118页
作者: 陈丽华 余新晓 王礼先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研究建立了北京市生态分区体系,即以区域自然地理为背景的一级生态区,以反映径流形成生态景观作用的二级生态区,以县域土地利用为依据的三级生态区;确定了北京市三级生态分区与对应各种生态用水类型;得到了全市现状生态用水量为39.8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贡嘎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24卷 80-84页
作者: 关文彬 王自力 陈建成 张秋岩 汪西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为研究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作者选择我国亚热带自然垂直生态系统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贡嘎山地区 ,应用市场价值、影子价格、机会成本等方法 ,首次评价了贡嘎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定二氧碳、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带疏透度数字测度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 第6期13卷 651-657页
作者: 关文彬 李春平 李世锋 范志平 谢春华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部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在大量野外调查基础上 ,用数码相机拍摄林带相片 ,采用CIAS软件测定林带疏透度 ,对已有“数字图像处理法”进行了改进 ,并对疏透度的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 ,用改进的数字方法测定林带的疏透度 ,比用光学相机所进行的“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贡嘎山东坡峨眉冷杉林地被物分布及其水文效应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5期24卷 14-18页
作者: 余新晓 赵玉涛 程根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贡嘎山东坡峨眉冷杉林在湿季内每月每公顷约产生 69~ 89kg凋落物 .峨眉冷杉林的顺向演替能增加苔藓与枯落物的贮量并促进它的发育 ,峨眉冷杉林不同演替阶段的林分中凋落物的成分所占总量的比例有差异 ,苔藓层及枯落物L亚层、F亚层和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地形指数的TOPMODEL研究进展与热点跟踪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24卷 117-121页
作者: 余新晓 赵玉涛 张志强 程根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TOPMODEL是一种以数学方式表示水文循环过程的基于物理过程的半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该模型结构明晰 ,参数较少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不但适合于坡地集水区 ,还能用于无资料流域的产汇流估算 .TOPMODEL更大的优点在于非常适用二次开发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初探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24卷 75-79页
作者: 高甲荣 尹婧 牛健植 张东升 程根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通过对贡嘎山林区不同类型峨眉冷杉 (Abiesfabri)林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的野外调查与内分析 ,初步研究了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 .结果表明 ,枯枝落叶层是保证森林充分发挥水源涵养作用的一个重要层次 ,具有明显的蓄水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24卷 68-71页
作者: 谢春华 关文彬 吴建安 程根伟 罗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林冠截留能力是反映森林与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研究充分考虑林冠结构特征与降雨特性 ,采用机械布样与林分叶面积指数相结合方法 ,观测了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暗针叶林群落林内降雨 .结果表明 ,林内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线性相关 ,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